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3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504篇
教育   12157篇
科学研究   1702篇
体育   1328篇
综合类   120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975篇
  2012年   1225篇
  2011年   1418篇
  2010年   1420篇
  2009年   1313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406篇
  2006年   1281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535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年来,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针对是否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形成的学说主要有降低论、不变论和弹性论,但各个理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如降低论学说侧重于扩大刑罚的打击范围;不变论则侧重于犯罪的社会预防;弹性论侧重于赋予法官的裁量权去防范该类犯罪。但从刑法的正当性依据、社会责任及我国法律体系一致性的需要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仍应保持当前刑事责任年龄不变。  相似文献   
122.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在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的改革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提出了在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中引入EDA设计技术,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单一性、封闭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强化了创新教育,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23.
作为人道主义的一个原则或口号,“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曾被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的许多人议论过,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才把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了个人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都只能通过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和对社会制度的改革才能逐渐实现。马恩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精华集中表现于此。  相似文献   
124.
重言管窥     
重言源远流长,应用广泛普遍。它结构独特,灵活多样;它短小凝炼,鲜明生动,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重言来构词或构形,是汉语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汇、语法现象。在文学创作中,重言运用一直被当作主要的语言表现手法之一。重言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学上,而且渗进更广泛、深刻而根本的中国“社会传统”和“心理习惯”之中。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语言及文学、文化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分析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既往理解之不足.对"百草园"、"三味书屋"意象的象征寓意进行把握,指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对童年成长过程必然经历自然天趣与文化规束两个阶段、二者共同参与塑造生命形象的寓言写照.  相似文献   
126.
PLC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可充分利用PLC的优良控制性能和计算机的友好人机界面、数据管理能力,组成高性价比的控制系统。本文介绍通过PLC自由口方式实现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  相似文献   
127.
自主性学习是创新学习的方法之一,应充分认识自主性学习的特征,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学习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8.
英汉股市报告中的隐喻实例,说明了Lakoff提出的事件结构隐喻的普遍性。同时,由于概念隐喻受不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独特性。概念隐喻具有认知普遍性和文化相对性。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C Builder的ActiveForm的建立、发布、测试和在Powerpoint中运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0.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教育减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减负”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不同一,“教育减负”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走出这种“囚徒困境,”还需要各博弈主体理性水平的提高和整个教育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