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7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632篇
教育   14881篇
科学研究   3844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1636篇
综合类   1519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27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1309篇
  2013年   1672篇
  2012年   1811篇
  2011年   1982篇
  2010年   1892篇
  2009年   1737篇
  2008年   1676篇
  2007年   1738篇
  2006年   1647篇
  2005年   1360篇
  2004年   881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729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浅谈网络对电影发行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为电影的发行又提供了一个新的便捷的渠道,制片商和发行商纷纷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交易、 配送、放映和结算。电影的发行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4种2002年出版发行的体育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形式,封面、封底标识,封二、封三刊载内容调查,从中发现我国体育科技期刊封页设计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封面设计不够重视的情况,美术编辑的艺术创作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休闲化趋势与大众体育的开发和指导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 3个层面分析了开发体育的休闲功能与开发休闲培训对休闲文化产生的意义 ,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发展 ,发展、健全健身娱乐市场 ,能进一步满足人们日趋多元化、高质量的休闲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常规保护法与“钟摆式”保护法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双杠支撑摆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实践表明:双杠支撑摆动的教学,教练员运用双手同时扶持运动员的躯干定点部位进行保护的方法(“钟摆式”保护法),有助于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并提高双杠支撑摆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是典型的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它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的美的特征。本文运用有关美学原理,结合艺术体操运动及运动员的特点,对艺术体操的美学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馆创收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调查分析,对近15年来我国图书馆广义创收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概括了图书馆创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武科应试器械"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古代“武科”考试内容、应试器械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科”,又称“武举”,创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废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历经一千二百年。考试分外场(以长垛、马射、步射、刀术、枪术、翘关等体育项目为主)和内场(策论)。唐“武科”主要外场器械为弓箭,辅从刀、枪等。宋以弓箭刀枪为主同时将弩踏等作为考试项目。明代“武科”项目沿袭唐宋,外场器械未有变化。清代开始增加了“技勇”项目,分别为开硬弓、舞大刀、掇石。课题研究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长足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监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运动性贫血在体育运动 ,尤其是耐力运动中 ,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而且对身体也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 ,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 ,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和铁储备状况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本文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做一简述 ,并筛选取血量微、测试简易、灵敏的指标 ,加强运动训练中铁代谢和红细胞溶血等状况的监控 ,将对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团体操设计中融入"冷抽象"和谐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体育学刊》2006,13(2):135-137
通过解读雅典奥运会、东亚运动会和十运会开幕式,对其中“冷抽象”风格蕴涵的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团体操的设计要适当融入“冷抽象”风格,充分体现和谐思想,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