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530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使我国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国政府和大学正在向着这一目标进发,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行动.笔者试图就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2.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11,(17):28-29
■假如一所大学,它的理想目标就是成为一流大学,其他都不重要,那么它所关心的就是本身的地位,而不是对社会的贡献,也不是学生的未来,也就算不得是优秀的大学。■学生的自信,是一所大学素质的体温计。学生没有自信,这所大学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这不等于学生就驯服于学校;最好的大学,往往学生对于学校最敢批判。最精彩的大学,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学生自治是校园生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美国四所一流大学财政来源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充足的经费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至关重要。当前,美国大学中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都在逐渐减少,学校基金对学校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美国大学筹集和发展学校基金的方式对我国大学建立和发展学校基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4.
《上海教育》2011,(8):50-51
王义遒,我国波谱学和时间频标领域知名专家。1932年生,195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85~1999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常务副校长。马国川:钱学森先生去世以后,《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记者对您的采访《教育不能扭转乾坤,但不是说教育没有责任》,影响很大,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55.
访谈中介绍了在世界垂直岩石覆盖最深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强调实验室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至关重要,我国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世界级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56.
1、把作为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标志的现代大学与作为官僚公司的当代大学区别开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我们观察一个重要的现象。"一流"正在迅速成为大学的口号,而且想要理解当代大学,需要反思一下追求一流意味着或不意味着什么。[p20]一流要我们认识到,大学不只是像一个企业;它就是一个企业。一流大学的学生不只是像顾客;  相似文献   
57.
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文化属性是其本质属性,文化变革是大学制度发展的核心路线。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理应以文化创新为指导,维护大学自治,守护学术自由,健全高等教育体系,落实教授治校,构建大学与政府、社会以及大学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已由处于社会边缘的“象牙苔”转变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政府、民众以及大学自身的普遍关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目标。由此,睨代大学制度成为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大学这一文化。  相似文献   
58.
《世界教育信息》2011,(8):12-12
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的高校,与全世界多所一流大学在同一平台展示优秀课程。加入这一联盟也有助于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网络课程资源库。  相似文献   
59.
《教书育人》2011,(24):7
缺少对科研、教学的卓越追求多位中国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围仍不够,许多人安于现状,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  相似文献   
60.
《教书育人》2011,(24):5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大师与大楼,更需要大学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强调,大学精神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支柱,是指明前进方向的灯塔,是集聚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磁石。大学精神要体现其基本内涵和终极目标,要具有普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