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3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54篇
教育   10270篇
科学研究   7374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540篇
文化理论   104篇
信息传播   283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1259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207篇
  2010年   1131篇
  2009年   1302篇
  2008年   1372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1147篇
  2003年   1114篇
  2002年   973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832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主要特点是人口众多而耕地面积较少,淡水资源及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因人口基数较大,造成较低的人均占有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为规避自然条件带来的影响,各地相继兴建了规模不一的水库、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解决了防洪、灌溉、抗洪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农田灌溉的需要,还极大地稳定了粮食产量,保护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各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农业水土环境一直是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也日益的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建设,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农业水土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GIS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空间信息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这种技术现如今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中,当然农业水土领域也不例外。其在农业水土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使得农业水土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水土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GIS的应用效果,我国相关人员不断的对GIS在农业水土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更好的推动农业水土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就GIS在农业水土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邢台学院学报》2015,(4):37-39
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生存、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为顺应农业现代化的潮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我国鼓励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由于农民知行、政府管理、社会导向等问题,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困难重重,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土地有序流转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5.
农业产业逐步向科技化、便利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分析了智慧农业系统的现状和需求,结合移动互联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智慧农业平台客户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农民即时获取专家指导、实时监控生产条件、高效管理生产过程、科学控制生产成本等难题,为各级职能部门掌握与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96.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农校对接”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学生、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借“农校对接”而创业、就业.如何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农校对接”联系起来,通过“农校对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新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土葬作为一种传统的丧葬形式,与现代文明之间存在诸多矛盾。然而,从农业历史的视角来看,以关中地区为例,土葬习俗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主要表现在:土葬作为农业民族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植根于农耕民族悠久的农业历史;关中土葬习俗中极为重视厚葬模式,又与农业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维持有着密切的关联;土葬时的墓址选择遵循传统的风水观念,则与农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如出一辙。因此在当代社会进行土葬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理解这一深刻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98.
寄语     
築牢知識根基學會獨立思考修煉健康人格實現生命價值李玉李玉院士李玉,194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菌物科学及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8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9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曾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99.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阶段。随着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运用问卷、访谈、实地考察调研以及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重点调研河南省商水县智慧农业试点基础上,沿着智慧农业试点现状阐述、试点中的问题阐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围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荆门市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但是,新型经营主体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很突出,必须进一步明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任务,转变服务方式,解决要素制约,规范内部管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及创新创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