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端口向前延伸,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三大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体制机制、育人环境着手,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2.
粘合力是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段之间及其内部紧密相连的力量。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序衔接粘合力的增强受制于施力方、靶向点和着力点等诸要素的制约,遵循着行政职能的“上下逻辑”、进阶思维的“前后逻辑”及同向同行的“左右逻辑”。为此,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思维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视角出发,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序衔接粘合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83.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大中小学思政课内涵建设提供了素材与载体.在不同阶段,灵活有效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还有利于增加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衔接和成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充分了解各阶段学生特性,尊重各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4.
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内容包括哲学终极关怀、人生最高境界、主体治理的道德教育体系、社会治理的道德教育体系、人生把握的重要环节、人才坐标及其定位等;其教育任务是:让所有的人都成为正人才(人人都能成为正人才),让所有的人成为正方形人才(人人都能成为德才兼备人才).让所有的人不断拓展正方形的面积(人人都能成为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85.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的雷锋精神培育,有助于教育内容渐进衔接、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教育效果持久有效。当前,基于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的雷锋精神培育还存在顶层设计缺失、各学段各自为政、知信行培育不统一、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学段衔接、坚持知信行统一、构建科学的一体化评价体系来提升培育实效。  相似文献   
86.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区域层面的一体化规划,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结合区域实际,基于教研团队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教学展示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四个维度,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路径,以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连接的育人共同体。  相似文献   
8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要求,就当下的实践研究而言,侧重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即对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评价机制等方面,关于利用体育资源用好用活“第二课堂”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极少。此研究通过初探基于构建学校体育运动会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意义、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体化的内涵及现状、理论及应用价值、实践研究四个方面证明学校体育运动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发挥显性作用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公民意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公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的现代化公民。为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建立递进式目标体系、完善衔接性内容体系、实施多元化教育模式及探索多维度考核体系等四个方面实现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构建,并从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及社会实践三个角度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9.
学科德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尚未完全落实于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而在高校,课程思政已成为一线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有必要将高校的课程思政与基础教育的学科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思政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体系.由于课程思政大中小学一体化体系的复杂性,本文基于不同学段的教学知识点和思政元素之...  相似文献   
90.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前承义务教育,后启高等教育,处于关键地位。做好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衔接,应着力化解"3+1+2"选课模式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打通学段隔限;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素质教育;采用多种评价手段,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