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教育   14910篇
科学研究   2071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1044篇
综合类   844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126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713篇
  2013年   1423篇
  2012年   1627篇
  2011年   1697篇
  2010年   1418篇
  2009年   1331篇
  2008年   1613篇
  2007年   1278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1024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规律也越来越大地发挥着作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重研究市场以及市场主体与市场客体之间的关系,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号,以取得在市场中的主动地位.本文仅就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取向及其发展趋势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2.
往昔虽已永远消逝了,但仍然依稀可辨。有了这些化石,我们就可以尝试重新建构往日景象。  相似文献   
23.
24.
25.
品格教育是当今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本文从分析儿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成分入手,阐述了在品格研究视野下儿童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儿童的品格存在四个基本成分和四个道德成分,道德成分被限定为道德内在的各个方面,而基本成分被认为是支持道德并帮助实施道德的方面,其本身不存在道德与非道德的问题。儿童品格教育可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种研究途径入手,形成较为全面的品格教育策略,包括:引导、尊重、提出要求、民主教育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26.
由于古人对应用写作始终缺乏宏观的理论认识,在文章价值追求上“尚用”的观念与“美文”的传统的并存,以及哲学文化传统和古代文章对应用文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的影响制约力,中国古代应用文因而有其明显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胡小岗 《体育科学》2003,23(1):21-23,31
以258名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象,根据交互作用原理考察了动机因素与学习策略对大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效能、任务定向目标、内在动机等动机因素和学习策略均与体育技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定向目标、外在动机与学习策略和体育技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任务定向目标、学习策略对体育技能水平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可解释体育技能水平的66%的变异;内在动机通过影响学习策略间接影响体育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8.
华北地区高师普通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华北地区五所高师普通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宏观管理与科学指导提供帮助,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我省五所高校女生参加体操类课程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女生参加体操类课程学习及锻炼的动机主要有健康类动机,功利性动机,兴趣体验类动机,审美类动机,社会交往类动机和成功体验类动机六大类,其中健康类动机与功利性动机为主,其次为审美类动机,社会交往类动机。对此分别予以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对速滑运动员竞赛期心理状态及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速滑运动员竞赛期应激、反应比赛动机、情绪变化和注意能力等心理因素的认识,以及主要调整方法的归类和简要分析,试图为教练员在竞赛期对运动员的心理调整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