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134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产权问题是影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所有权是根本性的权利,对构成产权的其他各项权利具有决定性和制约性,所有权不清晰是导致民办高校产权不清的主要原因。在所有权缺位的情况下,控制权起着维持举办者办学积极性的作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试点后,解决民办高校的所有权问题显得更加紧迫。分类管理试点中,要充分保护举办者的所有权,从而维持举办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2.
家族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影响家族企业绩效的重要变量,但是否会影响家族企业R&D投入,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定论。基于家族所有权和控制权视角,通过对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库中372份数据进行的处理结果显示,家族所有权及控制权和家族企业R&D投入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表明家族所有权和控制权对R&D投入存在正面和负面两种作用。而其负面作用可以通过增加董事会独立性来予以消除,这既符合非家族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符合家族及企业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23.
内布拉斯加州的STARS项目强调地方的重要性,旨在将评价控制权下移到学区和学校层面,尤其强调必须赋予教师高度的评价自主权。  相似文献   
24.
25.
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融资.根据Myers提出的融资优序理论,公司融资顺序应该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而在我国的市场上,却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对此,理论界一般将其直接动因归结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文章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同时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的融资市场结构优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6.
以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507家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IPO抑价的视角考察投资者对家族控制权风险的反应,结果表明:投资者上市首日给予控制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以更高的价格,家族控制权越高,IPO抑价率越高;当家族通过聘任更多的家族成员担任高管以加强控制权时,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对公司的估价更高;而对于家族成员涉入高管层较低的公司,投资者并不关注家族控制权风险。可见,当实际控制人家族涉入高管层较深时,我国投资者更倾向于将家族企业控制权视为价值发现的机遇而赋予公司更高的估值。因此,应进一步完善IPO制度,完善相应的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机制,以有效控制所有权集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7.
讨论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条件下,代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8.
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利益相关者分享控制权,但是,分享并不是平均分配,各主体权重的配置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股权结构、资产重要性、超股权制度、信息不对称、影响力、制度真空等.  相似文献   
29.
从十多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股权筹资处于主导地位,而债权筹资不足.近几年衍生金融工具筹资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如可转债、权证、资产支持证券等,为上市公司筹资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筹资渠道体系.2000年以后股权筹资金额逐年下降,债权筹资逐年上升,资本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筹资市场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筹资成本与风险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股权筹资稀释控制权的后果将会显现出来,负债筹资的优势也会更加明显.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不同筹资工具的优势和特色,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优化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30.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1995年颁布实施的《企业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无论是合并理论还是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方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思想。但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这影响到合并财务报表的实用性,使它达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试图就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合并方法、合并报表的局限性等基本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