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198篇
科学研究   27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3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义凸现。面对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困惑,需要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与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借助教育信息化平台,推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作为理科类专业设置的基本内容之一,高职物理课程教学是学生了解和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深化物理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的基本方法,其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架构和未来发展。当前,在现代教育改革推动下,高职物理课程教学也在反思自身问题,以寻求新的突破,而STS教育理念的引入,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针对此,以STS教育理念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高职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探究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93.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30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我国科学课程的多样化,开创了推进科学课程的路径,拓展了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形成了科学本质教学的新范式,培养了一支适应综合科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综合科学课程本土化理论研究的缺乏、人们认识观念转变难、综合科学教材编制难、科学教师开展合科教学难等现实问题,亟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展望未来,综合科学课程的深化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顺应课程发展;完善课程结构,开好两类课程;聚焦核心概念,优化教材结构;注重教师培养,适应综合教学;改进考试评价,保障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994.
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借鉴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过程中逐步领悟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95.
我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的《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都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已往的生物教学大纲都没有这样明确的提法。因此,很有认真学习的必要性。本文就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以期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96.
化学新课程的科学素养观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科学素养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各个国家的标准也不相同。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乃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  相似文献   
997.
论述了小学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在培养公民科学素养过程当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998.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在第249页有这样一段表述:"地理课程目标设计还趋向于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人文求善,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让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将成为地理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99.
李春密  杨婷 《物理教师》2001,(12):14-18
通过对近年中考实验试题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相应的教学启示,进而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张红  张奕 《新闻前哨》2008,(7):77-78
电视在我国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广泛、最为群体所接受的信息传播形式。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01年82.2%的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2003年为93.1%,2005年仍高达91.0%。可见。近些年来,通过收看电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建立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