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近一段时间,微博反腐很热闹,成绩很大,来势很猛。甚至有人说,微博反腐已经搞得腐败分子人心惶惶、寝食不安了。现在终于有人指责微博反腐存在一些重要缺陷了,诸如网民多采用"无官不贪"的有罪推定,微博成了虚拟空间的断头台,罗伯斯庇尔式的革命狂欢;民意审判,法律退后;被告在微博上无"还嘴"之力,权利救济缺乏云云。对微博反腐的担忧,完全似是而非,因为这种担忧是基于对"微博反  相似文献   
32.
剧本杀游戏以一个推理剧本为基础,通过多个玩家的发散,共同构筑出一个新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空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令玩家为之着迷的,这些问题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进行多角度、更全面的解读。列斐伏尔提出空间是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者的辩证统一,剧本杀游戏创造出来的暂时虚拟空间符合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33.
齐美尔一直关注的社会交互行为对于空间构型的作用,在网络传播时代仍具理论张力。本研究从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出发,以其意义本源“陌生性”为原点,探寻虚拟空间中人际关系从“陌生”至“熟悉”间生发增减的循环动态过程。研究发现,虚拟空间中存在两个维度的“陌生性”:纵向维度个体与虚拟空间之间的“陌生性”;横向维度活跃于同一虚拟空间中的个体之间的“陌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纵向维度的陌生性由弱至强,横向维度的陌生性由强渐弱,且后者对于前者有消解作用,并最终使用户动态稳定于虚拟空间中。双层“陌生性”的生发机制为传播学界对虚拟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田野方向。  相似文献   
34.
2018年以来,国家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出更高要求,而新冠疫情推动了高校的教学工作从常规教学向网络和线上服务发展。为应对新形势,同时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文章以中国科大图书馆教学学习中心为例,对教学学习中心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再造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职能的发挥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和要求:“走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形成乐观开放、乐于竞争与合格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情景中切身体悟,逐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确立人生坐标,塑造健康的人格。这就需要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反映生活。而语文教学和生活情景相融合大致有三种方式:引进生活情景,深入生活实际和开拓虚拟空间。  相似文献   
36.
《小学时代》2008,(9):38-38
在某年某月某日,我当上了"未来小学"的校长。当然,现在这只是我的设想而已,当我真成为校长时,我会让我的学校与众不同。学生可以像吃自助餐一样挑选课程,想吃哪个吃哪个。喜爱的课程可以多点,不太爱吃的也不  相似文献   
37.
虚拟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凯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1):81-83,10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交流模型来看,它们大多停留在对一般信息交流情况的讨论。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急切需要对它的信息交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信息交流模式的讨论,总结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模式。最后,我们通过引出虚拟空间已经存在的现象或事例来说明虚拟空间信息交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8.
基于高校新生的特点及其文献信息需求特征,借助学习共享的开放、交流、协作和互动服务理念,将文献信息检索、检索指南和信息服务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对新生便捷实用的入馆协同虚拟空间。  相似文献   
39.
文章在梳理元宇宙和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概念和发展现状基础上,论述元宇宙融入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建设的可行性,构建包括创客空间用户、实体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支持系统和创客空间元宇宙四要素的元宇宙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体系架构,并从创客空间用户服务、实体创客空间建设、创客空间支持系统构建、创客空间元宇宙实现四方面提出元宇宙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虚拟创客空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0.
[目的/意义]提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模式,补足高校图书馆虚拟空间建设短板,重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效能。[方法/过程]首先对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分析虚拟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然后以知识流动为线索,围绕知识转化的循环过程,提出面向学习过程的虚拟学习共享空间构建模式,解决用户泛在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结果/结论 ]虚拟学习共享空间以个人空间和知识社区为主要模块,提供深入知识转化过程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有效促进知识流动和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