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902篇
科学研究   13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80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61.
本文分析了苏轼的《前赤壁》的审美特性,指出作品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哲学观念,又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修养准则,以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62.
西汉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关注内心、抒发情感的。西汉抒情的变化、发展受家们心态变化的影响,而家们的心态又随社会现实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贾谊、东方朔、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等人正是反映这一变化的重要人物并有作体现。  相似文献   
63.
《文选》对潘岳极为推崇,萧统在当时的文学背景下以儒家敦厚之旨、文辞兼顾等为标准选录,潘的题材、形式、抒情性在史上具有积极的开拓意义。潘岳的文学创作优劣体现在不同的文体中,后人对其评价应尽力做到客观而全面。  相似文献   
64.
"饮食男女"是当今社会普遍喜谈的话题,也是我国古代儒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先秦儒学从来没有否定过男女之间性爱需求的合理存在性,只不过他们把人的这一需求定位于生物学层次而已。与此同时,先秦儒学还提倡用德行礼教来规范、节制"食色",使其不至于放任自流。《毛诗序》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传统儒家"食色"观的精炼表述。陶渊明《闲情》则是传统儒家"食色"观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65.
颜之推《观我生》具有鲜明的夷夏之辨,反映出南北朝后期民族间政治与文化的碰撞。贬夷表现为对北朝鲜卑族文化落后、人心狭隘的不满,尊夏表现为对南朝故国、文化的无比留恋。作品表达亡国之辱,抒情低回、吞咽而重节制;抒发人生困顿则委婉、深沉、坦诚。  相似文献   
66.
宋玉中的女性形象以《高唐》、《神女》为代表可分为奔女和神女两大系统。奔女快速消亡,奔女形象融入诗歌;神女则形成了系列。正统系列以曹植的《洛神》为代表,分支系列以陶渊明的《闲情》为代表。唐前神女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轨迹,除时代风尚的变化、作者的个人特点等因素外,其以刻画女性形象为主体,追求人生信念和终极理想以及对因求而不得而感慨伤怀加以唯美表达的特质是起了主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67.
西晋文人大量地创作咏物,咏物成为他们关注日常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西晋咏物题材生活化,描摹事物生动形象,富于理的内涵,与前代的咏物相比,西晋咏物不仅题材扩大了,在艺术上也有长足的发展。西晋咏物的繁荣体现了体文学观的发展变化,倾向于征实①,追求穷形尽相,讲究分物理等,对后来的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69.
唐代镜赋论     
创作繁荣,近些年来,对唐的研究渐渐升温,但对器用物品入的现象较少关注。唐代镜创作数量多,质量高,内容丰富、主旨取向、艺术手法都有开拓和进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唐代镜的主旨主要为:赞颂君主之仁德;歌颂君子之美德;抒发家"自我"之情思。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为:风格的雅正;"体物"的回归;视野的阔大;...  相似文献   
70.
祢衡的《鹦鹉》以一只被禁闭的鹦鹉来表达自己在世俗生活中所受到的羁绊以及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他所开创的这种笼中之鸟的哀鸣的体风格,是对以前鸟类的突破,同时也开启了以后大量的类似之作。因此,祢衡的《鹦鹉》在鸟类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