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961篇
科学研究   97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语文教育有“一个本质“:“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新语文教育“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新语文教育“主张以“举一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二、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  相似文献   
62.
本文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大系统教育观念,并对其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考证和理论依据的分析,同时,对其内涵特征及价值,做了较为深刻的整合与昭示。  相似文献   
63.
64.
夏风 《人民教育》2020,(7):32-34
面对人类世界进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我们应该及时反思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教育是人类世界进程的关键要素,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深化认识、付诸努力。教育观:面向世界的教育这场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病的发生,让人类再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自诞世以来,人类一直在各类危机挑战中谋求生存和延续。  相似文献   
65.
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并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观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等方面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6.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质言之,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之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7.
提起鞠萍姐姐,不论是70后、80后还是现在的小朋友,对这位中央电视台的专职少儿节目主持人都非常熟悉。从《七巧板》到《大风车》,她主持的少儿节目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走过幸福时光。她以其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全国亿万小朋友和家长们的喜爱,并得到社会及专家的广泛承认和赞扬。20多年过去了,被小朋友们习惯性称呼为鞠萍姐姐的她,也从一个青涩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逐渐步入中年,从活泼可人、整天与孩子为伴的姑娘到为人妻为人母,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和一个18岁、高中毕业的儿子。作为公众人物,鞠萍在外有着很好的美誉度,而在家里,她对弦子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办法,她的家庭教育观无疑会给当今的许多家长以启发。她认为,个性教育对于孩子最重要,千篇一律地摇头和鼓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68.
奶奶做得好     
奶奶从豆豆6个月开始就一直与他在一起,而且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隔代亲。所以豆豆经常会在奶奶面前发点小脾气,来满足他的小私心,但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因为奶奶  相似文献   
69.
一、上海职业教育科研发展的简要历程上海,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发源地。1917年黄炎培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时,就十分强调职业教育的科学化,即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早在1921年,中华职教社就参照德国经验制  相似文献   
70.
王艳 《小读者》2011,(11):I0016-I0016
新学期开学了.一位韩国爸爸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到我校报到。在交流中,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个疑问:“你们家的经济条件很不错。怎么没考虑给孩子们择校?”听完我的话.这位韩国爸爸微笑着反问我:“我为什么要择校?”他形象地比喻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