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74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643篇
教育   65811篇
科学研究   13509篇
各国文化   182篇
体育   2270篇
综合类   2322篇
文化理论   1012篇
信息传播   1646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797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937篇
  2020年   1005篇
  2019年   1121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1139篇
  2016年   1684篇
  2015年   2846篇
  2014年   6939篇
  2013年   6180篇
  2012年   7334篇
  2011年   8153篇
  2010年   6819篇
  2009年   6917篇
  2008年   8962篇
  2007年   7004篇
  2006年   5772篇
  2005年   5714篇
  2004年   4780篇
  2003年   4483篇
  2002年   3826篇
  2001年   3191篇
  2000年   2085篇
  1999年   622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环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主体性发展和教育的深层变革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体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驱动.通过研究认为,在大力推行新课标的今天,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的科学组合与综合效应中,教师努力营造和优化良好的课堂教学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詹万生 《中国德育》2004,(11):10-10,1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4年会暨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开幕了!我代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德育研究中心和总课题组,向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百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的1200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的教育部的领导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领导,向河南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领导,向信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5.
创建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从体育教学情境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内容3个方面阐述了创设情境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工作服务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都与其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信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便利工具。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图书馆人,应因势利导,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服务与创新。  相似文献   
9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98.
99.
语文教师最怕改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就是处于选择两种作文批改方法的矛盾之中。一种是精批细改。这种批改方法花费了教师多少心血,夺走了教师多少宝贵的时间!第二种是抽改。一般是写个总评,打个分数了事。  相似文献   
100.
张瑛 《青海教育》2008,(12):58-59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生存方式和思考方式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同复杂的社会一样,互联网上也并非净土一片,它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强烈的冲击。因此,如何绕开网络陷阱,扬其利,防其患,培养青少年健康用网的心理,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