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很好素材.二、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举例说明什么事生态系统;②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③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德育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2.
203.
根据食物链原理和动物与生境密切的关系,探讨了松果采摘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的影响.认为松果采摘后,一方面松籽没有动物帮助搬运,使红松不能正常天然更新,影响了红松林生态系统正常演替而破坏了动物生境;另一方面使得保护区内以松籽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发生数量变化,致使食物链遭受破坏,从而导致红松林中动物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4.
从2004年开始,小学自然教材逐步被科学教材所取代,科学课程改革不只是把学科名字和教材换了,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及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的生成,即既要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5.
高建国 《百科知识》2013,(21):20-21
谈到生物界的“营养级”,估计有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情形。营养级从本质上来讲确实是以上描述的画面,但这种理解还是简单了一点。营养级是指某种有机体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如处在第一营养级的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相似文献   
206.
教学分析 《食物链与食物网》作为小学科学生命世界领域的经典课例,许多老师在本课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7.
杨静 《教书育人》2012,(Z2):110-111
一、教材依据《生态系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安排的内容。二、设计思想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讨论法。通过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相似文献   
208.
飞机场是一个开放的、半自然状态的、人为可控制的、比较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基础就是生产者——自养型的绿色植物(植被)。对于植被与鸟击防范的关系,在借鉴国内外的一些范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9.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在进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某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在学生书写的同时,教师也请了其中一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书写,该学生的作答如下:  相似文献   
210.
<正> 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开始,每年均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中关于水的主题:1976年是"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81年是"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的污染",1998年是"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2003年是"水——二十亿人死于它",2004年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海洋的重要性。现在严重的问题是陆地上的水受到严重污染的同时.海洋也在逐渐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