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教育   4255篇
科学研究   552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378篇
综合类   31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4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a group of undergraduate Human Movement Studies (HMS) students learnt to know about the body during their four-year academic programme at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When students begin an undergraduate programme in HMS they bring with them particular constructions, ideas and beliefs about their own bodies and about the body in general. Those ideas and beliefs are often challenged, disrupted or reinforced according to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to which students are exposed and which they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ir programme of study. The courses that these students take in their in HMS degree programme present to the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bout health and the body. Some perspectives take the status of taken-for-granted truths and others are dismissed or ignored. Taking a Foucauldian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ominant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to which this group of students was exposed during their four years of academic formation, and the influences that this exposure might have upon their construction of the body and their formation as pre-service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PE) teachers.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14 students, 11 females and 3 males, aged between 18 and 26 at the time of the first interview. The data used for this paper were taken from a larger study and were analysed using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Results suggest that some students may be heavily influenced by certain practices and discourses during their programme of studies, and that they embody dominant discourses of health. Furthermore, a possible change of thinking may occur across their academic programme, as a consequence of their engagement with a few alternative discourses presented during their academic programme, disrupting some of their previous beliefs an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5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发展变化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当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文章联系当前形势的发展,辩证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约占总教时的一半多,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古人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可见练习的重要性,如何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有"坡度"、"难度"、"密度"的练习,加大知识"跨度,"变换练习角度,提高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新时代的哲学对我国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给新课改以重要的启示。本文在透视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核心理念、价值观的基础上,论述了它对新课程的启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师、学生等人的积极作用。以企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55.
通过田间试验对目前遂宁市待推广种植的14个玉米新品种,从生物学和栽培学角度,对其产量进行探讨,筛选出最适合该市种植的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语文课程标准》以政策形式规定了语文课的课程性质,即课程的总取向。据此设计的新课标语文 教材也应体现该取向。在一套语文教材的构成中,练习系统是最能反映出课程总取向落实情况的教材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进行考察,分析其语言训练功能和人文精神培 养功能二者的融合度,并与国外相关教材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套教材对语文课程总取向的理解和实施情 况。  相似文献   
57.
清末广东革命人士欧榘甲通过著名政论《新广东》一文,试图统一广东的内部族群,既表达了追求广东独立的地方主义思想,同时又把民族国家的建设要求置于眉睫之前。他的思想经历了地方"民族主义"的胎动和消解。对此政论深入研究,可以对清末南方地区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的复杂思想做一管之窥。  相似文献   
58.
诗以有意境而自成高格,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是心灵之声,有意境则自有诗美诗,高度凝练才有韵律之美,诗品源于人品;诗道唯在妙悟。  相似文献   
59.
探讨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到来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并促使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60.
列宁亲自制订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截然不同,却均抓住了各自面临的主要矛盾,拯救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剖析其问之实事求是态度及与时俱进精神,了解其中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之突破与发展,对把握列宁主义精髓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