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8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教育   30430篇
科学研究   3716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399篇
综合类   148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7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1182篇
  2019年   1095篇
  2018年   840篇
  2017年   917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1066篇
  2014年   2355篇
  2013年   3995篇
  2012年   3193篇
  2011年   3036篇
  2010年   1960篇
  2009年   1909篇
  2008年   2185篇
  2007年   2460篇
  2006年   2374篇
  2005年   1994篇
  2004年   1701篇
  2003年   1401篇
  2002年   1071篇
  2001年   809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陶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43-744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在对中、英、美、澳4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江苏扬州市和江苏南通市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并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2.
网络环境下科研单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从七个方面提出图书馆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3.
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层次结构、管理模式、科研工作、科技转化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理念与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4.
论体育与健身课程学生成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可强 《体育科研》2005,26(6):72-7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在分析现行体育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怎样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论述,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新课标下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建立一个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6.
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是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中的两种方式,它们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使用暗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67.
本调查以DCT为数据收集形式,对108名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用迁移从两个层面———社交语用迁移和语言语用迁移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了学生在问候语中确实存在语用迁移,这对英语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8.
高校体育课选项教学优化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指导思想,运用电脑技术,以自行设计开发的“体育课程管理系统”对福州大学选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改革。阐述了优化改革模式的运作方法并对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
梁颖 《现代情报》2006,26(5):175-176,186
本文论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背景、基础、特点、面临的问题及发生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以普陀山为研究区域,从旅游环境容量的三个分量入手,对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方法。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