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骚赋是我国战国、两汉时期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自从二者出现以后,论者层出不穷,如刘安、班固、王逸、挚虞等对其源流及艺术特色都有或详或略的论述.而刘勰对骚赋的论述则更为详切、完整,在继承前人批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82.
庾信集南朝与北朝、魏晋文学与六朝文学大成,将南朝好尚的声色之美与在北朝的悲剧性人生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见美景而伤怀的构思方式和凄艳风格。杜甫继承并发扬光大庾信诗歌经验,使这种特定的审美偏好逐渐发展成为"以乐景写哀"这一普遍使用的技巧和自觉的创作传统。相同、相似的人生经验使得庾信、杜甫诗歌审美偏好相同,虽然"萧条异代不同时",却"异代可同调"。  相似文献   
83.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是培根散文集Essays里的第八篇。文章从语义和风格两个层面对水天同和何新的译文进行了比较评析。水天同的译文十分忠实原文,不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紧扣原文,表现出译者深厚的中英文功底;何新的译文语言流畅易懂,但意译成分较多,个人发挥之处明显。  相似文献   
84.
小说《超人》是冰心"爱的哲学"的文学实践。长期以来,阅读者皆把"爱"的复苏与张扬视为《超人》的意蕴基调,但是这种认识不够全面。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蕴涵着"爱的哲学"的两个方面,即爱的彰显与爱的消解。同时,"爱的哲学"思想时隐时显地潜在于冰心一生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85.
辛弃疾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元的情感世界,这决定了《稼轩词》具有多元的艺术风格。辛词沉郁悲慨中不乏蕴藉曲折之细美,相反而适以相成。辛词之柔表面上看好像是技巧层面的摧刚为柔,而实际上根植于他歌儿舞女、金屋藏娇的情感体验。辛词之庄重与俳谐、运典人词与即目直寻亦有相反相成之妙。  相似文献   
86.
冰心的《两个家庭》和罗蕙锡的《琼禧》塑造了同时代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两部作品在各自国家的女性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部作品创作的出发点、作品的内容以及形式等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以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两部作品中所描述的女性教育与家庭的关系,以及理想的新女性的形象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7.
冰心的"爱的哲学"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文章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冰心早期散文"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创作风格形成与发展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世说新语》"有"字句进行穷尽式的描写,详细分析"有"字句各部分的构成情况,目的是对"有"字句在中古时期的发展面貌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9.
王炳根 《职大学报》2013,(6):30-34,50
《再寄小读者》是冰心在反右运动之后,在大跃进的声浪中创作的一部作品,但这部企图衔接《寄小读者》的作品,却没有了心灵与描写的自由,民族情绪、阶级观念、制度立场将这部作品汇入了意识形态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90.
林山  席扬 《职大学报》2013,(6):43-47
冰心在《繁星·春水》中用大量"以诗写诗"的诗行记录下创作过程中心理情绪的细微颤动,其价值不在于高深的思想,而在于独异的想象和曼妙的文字,以感性之美点亮了智性之光;反映出冰心早期文学写作多排拒现实干扰,注重自我心灵启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学精神指引下,醉心营造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的文学小天地,呈现出独语特征和单纯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