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317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12篇
综合类   44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校女职工维权工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晓玲 《高教论坛》2006,(4):151-152,155
高校女职工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时期,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女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和保证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树立参政议政的意识,是新时期女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2.
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热销全国,其原因在于作品自身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来自于人物罪感心理的揭示和灵魂审判,其自于作品独特的女性叙述视角,来自于对“抢夺欲”的揭露和否定,还来自于其人性研究方面的层次性、混成性和非常规化特点。  相似文献   
73.
张爱玲笔下的三组女性人物分别显示了各自的生存图景:"凄艳的蝴蝶"曹七巧、霓喜健康、泼辣,但难以掩饰命运的难堪;娇宠的准尤物王娇蕊、白流苏、殷宝滟明艳动人,其依附性地位实包含着难言的辛酸;自立的女性虞家茵、顾曼桢朴素平实,其独立的地位却依然没有带给她们满足的喜悦。在这些女性人物生存的挣扎与缺陷基础上,张爱玲寄寓了一种企望安顿女性生命的地母精神。  相似文献   
74.
从写作题材、人物塑造、基本主题、叙事策略几个方面分析安妮·勃朗特的小说创作 ,揭示其作品中蕴藏的女性主体意识 ,从而明确其鲜明的女性写作立场  相似文献   
75.
女作家们在90年代的都市小说中对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境遇给予了极大关注。从她们的作品中可见,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在大众传媒的诱导下一部分女性开始从社会角色向旧有的女性角色逆转。当然,女性角色的这种逆转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女性自身。在展现都市女性在消费社会沉沦身影的同时,女作家们也以积极的姿态探求了女性突围之途,然而最终都没能成功,突围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性们采取的策略依然是依照男性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制定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再度陷入了男性的圈套。  相似文献   
76.
《金瓶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市井妇女形象,明代中晚期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人文思潮的涌动,促进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以身体欲望的满足来展示生命存在的价值,追求平等权利和个人尊严。但根深蒂固的伦理文化的拘囿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使这种有限的觉醒带有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7.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诗歌写作出现有别于80年代中后期的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语言的迷恋,对于日常生活场景、意象的关注,新抒情风格等新的创作观念、写作倾向,使得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在写作修辞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78.
曹弋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15-17,52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但以爱情为核心的价值观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对自身生存状况有着深刻的体认,明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敢爱、敢狠、敢于不惜代价为爱赴汤蹈火是她们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79.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记录了该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面貌,而且还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剖析典型英语女性词汇,可以窥视到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80.
女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女性高知群体,她们对性的认知及性行为影响着新形势下中国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女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新形势下的背景与现状,综合多方面思考对策采取措施。文章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及性教育现状的重要影响因素及性教育发展规律、方向、途径等,从而进一步引导高校女大学生性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