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547篇
科学研究   28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19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科技创新推动下“智慧土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地资源禀赋和人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导致土地资源高强度、高风险利用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土地科技创新,转变土地资源治理模式,提升土地资源治理能力,以及发展以土地资源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土地”。文章探讨了智慧土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智慧土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为我国顺利推进“智慧土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2.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我国目前雇佣劳动与资本关系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具有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条件.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是指在社会主义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上劳动者为他人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形态.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是技术关系,而是生产关系.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具有剥削性.另一方面,这种剥削与前资本主义剥削相比,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把这一重性叫做发展性.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发展而制订的一个宏观目标。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共同富裕。要想使农民富裕,根本出路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最大障碍。因此,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培训成为必须;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培训资源,开展有效的转移劳动力培训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This study aims to reconsider and re-evaluate the rapid circulation of global creative city policy from the viewpoint of its creative workforce by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Yokohama, Japan. To shed light on this workforce’s everyday experiences and labor subjectivity, this investigation draws ideas from recent research trends of “creative labor” from the field of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sociology of work,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the ethical and moral dimensions of labor subjectivity in creative work are prominently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Yokohama workers’ everyday living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as creative labor. Unexpected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se moral and ethical sentiments and actions, which take on the role of retaining their labor motivation, actually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ubjects who can resist given prec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reby hinder them from building a collective solidarity as “workers.” Thus this investigation concludes that the creative worker’s subjectivity retreats to solely a moral dimension rather than to a political one. Through this finding,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the articulation of moral-political and social values in the course of cultural work can evolve from creative workers’ moral and ethical sensitivities and actions.  相似文献   
96.
建立基于劳动互换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社会是21世纪我国的重要国情并对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完善保障功能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然而,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难以独撑社会稳定发展所赋予的重任.建立基于劳动互换的为老服务体系,合理设计制度,将可以有效调动其他社会资源来弥补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并使之发展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是集可行性、经济性、有效性于一身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7.
在虚拟经济中存着的未经过人类物质生产劳动而产生的价值现象,这些价值的载体在其合理限度内是生产领域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纸制副本.在其膨胀的形态下,它不代表任何东西,是虚假的价值.虚假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虚拟资本是虚假价值产生的依据.它的本质是资本关系高度发展是它形成的生产关系基础.虚假价值没有劳动作为实体但又是在现实经济中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并且它借助货币这种一般价值形式与真正的价值发生着相互转换,并在转换中自我膨胀.虚假价值的提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完善和发展,为说明当今社会复杂纷纭的价值现象提供了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98.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对实现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群众对于低保制度的满意度能充分反映出低保制度执行以及审核过程中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   总被引:102,自引:5,他引:102  
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我国全部劳动者的比例非常低 ,但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却有越来越难的趋势。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是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制度背景下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 ,使大学毕业生“宁要城里一张床 ,不要农村一幢房”,但城里的用人单位却因过高的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而不能吸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因此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 ,要依赖经济发展 ,也离不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实证检验信息化嵌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信息化嵌入能显著推动制造业显性比较优势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劳动力成本实现;对制造业整体来说,信息化嵌入通过劳动力成本中介增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中的显性比较优势;信息化嵌入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作用于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时具有显著差异,高技术制造业与信息化结合更好,技术创新和劳动力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低技术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信息化结合能力弱,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