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商用汽车逐步向高速及大型化发展,制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装辅助制动装置是实现大型车辆安全制动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分析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及液力缓速器优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的单盘型客车磁流变缓速器。该缓速器在挤压-剪切混合模式下工作;以磁流变液(MRF)的流变特性为基础,推导该缓速器制动力矩计算公式,并在MATLAB环境下对该制动力矩公式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显示客车磁流变缓速器制动力矩主要与磁场强度大小有关,与转速和磁流变液间隙厚度关系很小。  相似文献   
12.
制动是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而制动过程中的防滑控制是缩短制动距离并安全制动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MATLAB编程对NABTESCO制动系统的控制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防滑控制与粘着的关系,分析滑行产生的原因并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防滑性能随速度差、减速度、滑移率等参数的变化控制制动力,使防滑器既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又能充分利用粘着.  相似文献   
13.
关于跳远踏跳动力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摄影与测力同步方法,对跳远踏跳进行了测试。经分析认为:跳远踏跳的垂直支撑时相(临界点)并不是现行田径教材中所阐述的膝关节最大缓冲处。而是水平力由负向正转换处,力值为零点。它基本上对应于踝的最大缓冲和质心水平速度最低点。制动力与动力段的比例为2:1。踏跳动作的实质是创造垂直速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车辆在桥面上行驰过程中突然刹车对桥梁产生的冲击振动的影响,考虑了车轮处的摩擦力与刹车制动力共同作用时移动质量模型对车桥的耦合振动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对于工程中常用的变截面箱梁,推导了平面内呈线性和抛物线形变化时的质量阵,采用Romberg数值积分方法得到刚度矩阵中的系数项。对于变速行驰在桥面上的车辆出现紧急刹车的现象,考虑了车轮与桥面间的摩擦并引入冲击系数模拟刹车力对桥面的作用,探讨了摩擦系数与冲击系数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阮观强  张振东 《科技通报》2012,28(2):161-163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制动力大小警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采用制动油压传感器,以LED数码显示器在车内向驾驶员告知制动油压具体值,检测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LED红色警示灯在后窗,向后面行车驾驶员提供制动力参考,使其控制合适车距,避免追尾。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体操制动技术概念和分类,阐述了制动动作的技术原理、制动效果和训练原则,为体操基础理论的建设和制动技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速摄影机现场拍摄,并通过用影片运动分析系统进行解析对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交叉步”后加快左腿的前摆速度可以形成牢固的双支撑,对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并能缩短最后用力的时间。左侧支撑技术是保证最后用力时动量传递和“鞭打”技术有效完成的重要技术环节,并影响着出手高度。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侧支撑技术是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已在标枪教学和训练中引起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为此,着重从左腿支撑、左肩制动和左腿蹬伸三个阶段七个方面,对影响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以期能为标枪教学和训练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移动闭塞原理,讨论了列车追踪运行常规模型并给出了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在常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前车位置与速度的新的追踪模型。结合具体线路数据进行仿真试验,将常规模型与新模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根据仿真计算发现新的追踪模型大大减小了列车的追踪间隔。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车辆紧急制动时易产生车轮抱死的现象,运用防抱死制动系统对其改进,阐述机械式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对其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和推算,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例中,有效解决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