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讲座是图书馆一项传统业务但非核心业务.图书馆在讲座业务蓬勃发展、不断创建品牌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讲座的核心要素,并借鉴战略品牌管理理论,加强品牌培育,促进讲座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王阳明思想的传播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核心区域有四个:浙江的绍兴地区、江西的吉安地区、广州的潮州地区、江苏的泰州地区,而成熟地究竟在哪里还有争议。从王阳明晚年的讲学来看,绝大多数发生在江右,尤其是吉安地区,算不算讲会还很难说,但从人数上看已远远超出了此前王门所开展的单纯的学术讲学活动。如果以致良知说为阳明思想成熟的标志,那正德十五年前后王阳明在江西时期的讲学可以说是其思想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73.
吉尔曼与美国研究生教育:约翰·霍普金斯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曼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成功创建的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研究生大规模制度化培养。其成功得益于由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客座讲授制和助学金制度等构成的一整套培养模式。约翰·霍普金斯模式清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再现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早期发展雏形和轨迹,被美国其他大学广泛效仿,深刻影响和推动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从形式、内容、主办方、网站情况等角度对国家图书馆和45家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坛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文化讲坛品牌建设意识的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讲座为例,针对大学生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在详细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图书馆学术文化讲座工作的若干措施。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76.
Students with mild disabilities have a difficult time recording notes from lectures. Accurate note taking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tent from lectures and notes serve as a document for later review.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scribes what teachers can do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lecture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better note takers.  相似文献   
77.
明代讲会,除了学术性较强的讲学聚会,还有颇显庶民性、宗族性特征的所谓“乡会”。当时乡会的社会管理功能已超过了讲学教化,其学术性、精英性也已逐渐让位于庶民性、宗族性。如果说随举之“会”的特征在于它的群众性.那么书院之“讲”的特征便在于它的精英性,其目的都是为了崇德教化、净化社会。阳明学在中晚明的突出面向是从精英到草根的转向与变异。这一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江右地区和其它边缘地区。尽管在阳明学的草根化的转化过程中,还同时存在着政治精英化的倾向,但就中国思想史的主体而言,阳明学的草根化要明显强于它的知识精英化,而且较之其政治精英化,其草根化的趋势或许更具颠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Abstract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involves almost universally and hegemonically the large group lecture format. This ubiquitous learning and teaching space has, however, long been criticiz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ssive learning in which the “sage on the stage” transmits, and students receive passively.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d evaluates a longitudi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trolled experiment in which students were exposed to imagery and non-redundant text-narrative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ctive learning principles. The trial found that students exposed to MML experienced 40–80% greater levels of active learning practices over those exposed to narrative and text. Given the physiological (cognitive) nature of MML predic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impact upon all disciplines where lectures are a means of knowledge-sharing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79.
从图书馆讲座看城市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讲座是传承学术、传播新知的载体,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图书馆积极开展系列性的文化知识讲座活动,陆续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讲座品牌,成为当地城市文化建设的亮点。图书馆讲座作为城市文化中富有活力的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城市人文品味的窗口。本文试图透过图书馆讲座品牌与城市文化性格关系的分析,探求图书馆讲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基层图书馆如何开展讲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针对县市的特点,指出了基层图书馆做好讲座工作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