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49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黄燕飞 《大观周刊》2011,(13):157-158
近年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为焦点和热点话题,由于学前教育的外部性明显,有很强的社会效应,人们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呼声很高,因此有必要就学前教育做出一些思考,本文就是以成都市学前教育为例对学前教育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挖掘社会问题的角度,提出了媒体要探索每个诉求声音背后的新闻。认为新闻媒体通过加大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并力图将这些问题纳入到公共部门的视线中,以达到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万果 《天中学刊》2014,(4):133-134
要达到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在公共政策学课程实践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法,教师要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尽可能地使选题多样化;要指导学生选取合适的样本,设计有针对性的问卷。另外,应通过科研项目诱导和社会调查与学生毕业论文的结合,提高学生社会调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4.
李亮 《教育导刊》2014,(5):21-24
农村申小学“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由于政策在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等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造成了上学难、上学责、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甚至辍学率上升等问题,政策效果偏离了政策既定目标。文章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进行了反思,探究这一政策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政策制定质量,规范政策制定程序;保障政策投入,减少政策执行偏差;加强政策评价,建立快速反应的纠偏机制;重视政策更新,提高政策终结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5.
简要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含义,对学校体育政策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阳光体育"的公共政策性质,指出从公共政策理论高度来认识"阳光体育"政策,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公共政策是需要被管理的。当前,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多倾向于政策分析,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来分析论证,但是,公共政策本身也是需要被管理的。公共政策管理研究是理论研究的拓展,也是公共政策现实运作的客观需要,这既是对理论研究的凸显,更是对实践活动的回归。公共政策管理财于提升政策绩效、化解政策冲突、降低政策成本、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政策管理的形成和产生绝非主观臆断,其内在特征是公共政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公共政策管理行动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7.
芝加哥大学Harris公共政策学院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模式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入学前,该学院启动“Harris助学就业计划”助力贫困生提前体验职场情境;培养中,依托职业型联合学位对学生完成跨学科培养;求职中,始终贯穿持续性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以此实现培养手段、培养时空、培养部门的持续联动。三位一体模式的生成与提升贫困生元认知能力、完善贫困生学科理解力、提升高校就业帮扶技能与增强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这对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形成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8.
公共政策受到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化所导致的群体分层和利益群体多元化的产生,对我国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由利益分化所导致的群体非均衡现象影响公共政策的调整.这种群体非均衡性会引起怎样的公共政策调整,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文章主要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群体理论来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公共政策发展中的群体非均衡性的社会诱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共政策调整,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这种非均衡性不单是公共政策群体理论的现实基础,也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调整的动力来源,同时还有助于规范社会运行,为群体内部整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9.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公共政策相互影响。目前,二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共政策形成时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务员心理契约的不稳定;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导致公务员产生不公平感和不公正感;公共政策的非连续性,不利于心理契约的动态稳定;公共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公务员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等问题。要从公共政策形成的动态过程采取加强公务员对公共政策的参与度、重视内部顾客导向、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降低利益集团的影响、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等有效措施来提升公务员心理契约水平,实现公务员心理契约和公共政策的双赢。  相似文献   
70.
来自Quechee(Vt.)俱乐部的拉利尔在二月份接到了来自GSCAA的信息及公共政策部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去参加在沃而蒙特举行的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