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6028篇
科学研究   5809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6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1199篇
  2012年   1309篇
  2011年   1725篇
  2010年   1294篇
  2009年   1466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王昭娟 《课外阅读》2011,(9):220-220
物理学的发端始于人类对理解星体运行的追求。三百多年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堪称人类文明与理性探索进程中最壮丽的诗篇,其所体现出的科学智慧的震撼力,至今仍为世人所叹服,它第一次把看似毫不相关的地上与天上运动统一起来,第一次揭示大自然的对称和谐与物理规律表达简洁而含蓄的内在美,并作为牛顿的“从运动现象研究自然力”的又一个科学思辨范例,而不断为历代科学家所效仿。从物理学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定律》这节内容是对上两节课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推演,并与之构成本章的第一单元内容。  相似文献   
72.
《少年科学》2011,(6):17-23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莱奥纳尔多·达·芬奇的名画。这幅画激发了人们无穷的创造力,人们欣赏它,复制它,甚至PS它。但这微笑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科学家期望用最先进的科技来一窥究竟。  相似文献   
73.
英国科学家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图6为1993年朝鲜发行的纪念牛顿的邮票)正是凭着渊博的数学知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为科学的天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解释了潮汐的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关,  相似文献   
74.
<正>一些蝙蝠会在细雨中飞行,然而一旦遇到暴雨,它们便会找地方躲起来。在5月3日的《生物学快报》网络版上刊登的一项新的研究给出了一个答案:当蝙蝠的皮毛和翅膀被打湿后,它们不得不更加卖力地飞行。在哥斯达黎加进行的一连串试验中,科学家对在一个八角形大笼子中飞行的索维尔短尾果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
<正>科学家距离成功制造仿生人的目标越来越近,从让盲人恢复视力,到研制比任何人的味蕾都更加敏感的舌头,都已不在话下。以下是科学家在仿生人科技上所取得的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76.
人们总幻想着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进步,未来的科技会变得更加发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提高幸福生活的质量。以下是来自世界知名科学家的对2100年人类生活的憧憬:1.能上网的隐形眼镜(2030年前)巴巴克·帕尔维兹教授,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想象一下,眨一下眼睛你就能马上上网。帕尔维兹正在研制一种内含8×8发光二极管阵列  相似文献   
77.
正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2014年3月刊上,一篇题为Practical science has a global reach and appeal的文章,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领衔北京地区开展的飞行项目为例,说明中国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过去不太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面,已经悄悄地发生了重大改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陈经纶中学的科技教育,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些小科学家们和他们的科技作品,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78.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中国海外人才选择归国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其中海归科学家逐渐成为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群体,其职业晋升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以往人们较多从宏观层面和人力资本的视角对此进行解释,本文着重从微观层面和社会资本角度探讨在逐步国际化的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社会资本对于海归科学家职业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开放的国际化网络有助于海归科学家的职业提升,但是这种效用在职业发展中呈递减态势,而本土科学家较多地利用闭合的强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更容易得到行政职位的提升。海归科学家出国深造前在国内高校的教育经历可以部分获得中国学术领域的信任和认同,但归国后仍然面临重建本土学术网络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再生塑料     
《少年科学》2014,(10):7-7
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长,不少生物也具有这种再生能力。现在,塑料也有这种本领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群科学家在塑料内部安上了“血管网络”。一旦塑料破损就会“出血”:“血管”内涌出两股高分子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80.
《小学时代》2011,(10):48-48
科学家建造了一个基地,据说能“制造”出人和动物的器官,供应医院治疗病人使用。 如果有人不幸遭遇车祸,或者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了疾病,就可以到“人体器官商店”去买备用器官了。当然,如果你要是早就培养了自己的身体器官,那就更完美了,只要告诉店员说:“把我的胳膊还给我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