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88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老年教育》2014,(11):52-53
<正>最近,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了《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的报告,这份报告确认了食物、营养、活动与癌症发生的关系——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越来越少是导致癌症发病的主要原因。肥胖—导致癌症的"罪魁"报告中最惊人的发现是:研究证实,身体脂肪过多,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危险性,肥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决定因素。腰  相似文献   
82.
康健 《老年教育》2014,(12):55-55
<正>每天五份全能防癌冠军:非淀粉蔬菜非淀粉类蔬菜包括绿色叶菜、西兰花、茄子、油菜及根茎类的芹菜等,这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C,膳食纤维对重金属有包裹作用,防止身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另外,它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对肠道健康非常有好处;而维生素C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阻断致癌物质的形成,因此,多食非淀粉类蔬菜,可  相似文献   
83.
痢疾是百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而传播。人群有普遍易感性,儿童感染的机会较成人多,故发病率也较高。临床常见发热、腹痛、腹泻、便中有黏液或脓血,典型患者有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等症。同时还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84.
邹俊  劳晓洁  赵蕊  梁振国  陈茂伟 《大众科技》2021,23(1):44-47,84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艾滋病病毒感染会破坏人体肠道黏膜屏障,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文章对比HIV感染者与正常人肠道菌群之间的区别,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寻求机制学说提供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85.
《今日科苑》2014,(3):57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4种蔬菜有利于春天保健养生,应该多吃。豆芽防口干唇燥症状。春天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燥等口角炎症状,而豆芽味道鲜美,是滋养润燥、清热解毒的好选择。无论是黄豆芽还是绿豆芽,跟原豆相比,它们的维生素含量增加,矿物质利用率提高,并且蛋白质和多糖更易吸收。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开春吃豆芽,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豆芽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焯水后凉拌,也可做汤,还可用来涮火锅。  相似文献   
86.
《科学生活》2011,(3):78-79
“绿灯行、黄灯慢、红灯停”,是人人熟知的交通规则。车驶人行在马路上,都要看看红绿灯。  相似文献   
87.
彭仁飞 《大观周刊》2011,(18):18-18
猪痢疾又称血痢,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和结肠炎。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该病病原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这两种病都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并发或混合感染后,如诊断错误或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生猪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8.
1血糖及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血糖的主要来源:①食物:米、面、玉米、薯类、砂糖(蔗糖)、水果(果糖)、乳类(乳糖)等,经胃肠道的消化作用转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入血液成为血糖;②糖元分解:储存于肝脏中的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③非糖物质转化:蛋白质、脂肪分解成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过糖异生作用而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相似文献   
89.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58-61
本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红曲霉菌剂对五华三黄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其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选5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五华三黄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对照组为基础日粮,实验组分别喂养添加0.2%、0.5%、0.8%和1.0%红曲菌剂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和0.8%红曲霉菌剂组的鸡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23.04%,18.79%,增重效果显著(P<0.05);(2)喂食红曲菌剂1 20 d后鸡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有所下降,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3)红曲菌剂各处理组对五华三黄鸡胸肌率、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降低腹脂率,尤其是0.5%的处理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基础日粮中添加红曲霉菌剂对五华三黄鸡的生长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并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群落,其适宜添加的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90.
曲尼 《西藏科技》2004,(4):46-46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氏菌属为主,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由于痢疾杆菌产生内毒素可致发热毒血症,休克和大肠粘膜的血管收缩、缺血、坏死、溃疡、严重的毒血症引起高热、惊厥、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