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7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Objecti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but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no-reflow phenomenon which is an adverse prognostic factor in primary PCI.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a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PercuSurge GuardWire; GW) 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was evaluated. Methods and Results: Patients with A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GW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he GW group included 52 patients with AMI who underwent primary PCI with GW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imary PCI without GW protecti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in the infarct-related artery (IRA)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flow grade and the myocardial blush grade (MBG). We found TIMI score of 3 was ob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ly in the GW group (96%)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80%). The MBG score of 3 was obtained also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GW group (65%)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33%). Conclusion: Primary PCI with GW prot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9 只健康成年 S D 雄性大白鼠,采用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方式,通过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从心脏取血, 测定其力竭运动前后血浆尿素氮、支链氨基酸、氨的量变情况。结果表明急性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血浆尿素氮、支链氨基酸、氨含量均呈明显增高, 且前两者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5)。结果提示急性力竭运动后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增强,血浆氨、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疲劳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腰部扭伤为体育运动及生活中的多发病。临床证明,针刺精灵威灵穴为主,配合体针,对多种急慢性腰部扭伤疗效显著。针刺28例,治愈23例,显效4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4.
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观察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得出:急性低氧暴露后,(1)运动员安静时形态积分较高,运动后10min、15min的形态积分均比安静时明显降低(P<0.05);(2)运动后即刻的流态积分、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运动后5min、10min及15min时,血流速逐渐加快,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积分值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以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模型探讨骨骼肌UCP3mRM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线粒体蛋白水平快速升高的可能机理.研究方法:以SD大鼠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实验模型,测定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和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研究结果:UCP3mRNA表达在未训练和耐力训练组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运动至45、90、120、150min时均较安静时显著性升高;其蛋白表达水平在未训练和耐力训练组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运动至120、150min时都较安静时呈显著性增高.结论:运动能够快速升高线粒体UCP3蛋白水平,细胞内可能存在UCP3蛋白库,运动加快了蛋白库中UCP3蛋白向线粒体组装和转运.  相似文献   
16.
核辐射易造成人体造血系统损伤,为此建立急性辐射骨髓衰竭小鼠模型,通过单次腹腔注射异基因小鼠多份不同胎盘源细胞/细胞因子,明确其治疗急性辐射骨髓衰竭的疗效.实验将造模后小鼠随机分为胎盘源细胞治疗组、胎盘源细胞因子治疗组、胎盘源细胞联合细胞因子治疗组以及模型小鼠对照组4组,治疗后统计分析各组小鼠存活时间.结果表明,胎盘源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可有效延缓急性辐射骨髓衰竭小鼠的寿命(P <0.05).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大鼠心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及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 NRG1)表征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3月龄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雄性假心梗组(MS)、雄性心梗安静组(MMI)、雄性心梗运动组(MMR)、雌性假心梗组(FS),雌性心梗安静组(FMI)和雌性心梗运动组(FMR),每组8只。MMR和FMR组进行为期4wk负荷渐进性递增抗阻训练。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组织学染色观察并计算形态学变化;检测心脏和骨骼肌中NRG1和ErbB2/4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MI后大鼠心功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出现替代性纤维化,腓肠肌质量和细胞横截面积不同程度减小。抗阻训练显著提高了MI大鼠心功能,增加了腓肠肌相对质量和细胞横截面积,同时显著上调雄性MI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RG1蛋白水平及雄性和雌性MI大鼠ErbB2和ErbB4的表达(p<0.05, p<0.01)。结论:抗阻训练促进MI大鼠心功能改善和骨骼肌生长,上调心肌和骨骼肌中NRG1及其受体表达,且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程度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林玉蓉 《科教文汇》2014,(25):203-204
大学生突发事件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面对急病事件时的无助与措手不及的原因,结合探索和实践给出具体的处置指引,帮助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及时有效的应对,把握好救人的黄金时间点,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9.
宋亚军  马伟  郝梅 《体育科学》2004,24(7):25-27
采用实验法,探讨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后及恢复期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变化以及中药对其调节性作用。研究结论:急性耐力运动后大鼠端脑iNOS活性显著性增高、cNOS显著性降低,而NO水平的过量提高可能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这可能是急性耐力运动引发运动性中枢疲劳的重要原因;急性耐力运动后20h恢复期,大鼠端脑NO及其合成酶系的变化趋势与病理性脑损伤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急性耐力运动中脑组织L-精氨酸分解代谢加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有关;中药营养补充对减缓急性耐力运动中NO过量增高、保护脑组织、推迟中枢疲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较全面论述了心肌收缩成分缩短加速度这一类精确地、敏感地,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心肌收缩性能的指标在运动心脏功能研究中的生理意义,详细探讨了心肌收缩成分缩短加速度类指标提出的背景、测量原理,曲线波型特点及参数值.为这类指标在运动性心脏心肌收缩性能的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