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1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教育   8346篇
科学研究   3275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755篇
综合类   88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810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320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877篇
  2007年   953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高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已被提上了日程,加强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建设就成了迫切要求。本文就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建设问题谈了一些看法,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篮球比赛节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握合理的篮球比赛节奏,对于一场篮球比赛的胜利至关重要。篮球比赛中的节奏主要包括快攻中的节奏,阵地进攻中的节奏,快攻与阵地进攻衔接进攻中的节奏,结合实践提出了掌握篮球比赛节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机制及迁移不对称性的国外研究学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综述方法.介绍国外关于两侧性迁移的发生机制和两侧性迁移不对称性的理论学说。两侧性迁移的发生机制主要有认知学说和神经肌肉激活学说;两侧性迁移的不对称性主要有通道模式、熟练模式、交叉激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整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控训练进行了研究。根据赛前心理变化等特点找出对策: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作好赛前战术心理准备和调节赛前各种不良心理反应等。  相似文献   
15.
建立教学创新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走过规模扩张之路后,应强化内涵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机制现状,提出了构建和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教学创新机制以及机制运行保障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研究法、教学实验法.对我国主要球类课程现行教材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在球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现行教材内容在教学实验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逐步调整,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教学基础差生的心理分析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保证,许多学生由于体育基础差,协调力差,而产生拘谨及胆怯的心理,从健美操基础差学生不良心理活动的一般表现来探索调节不良心理反映的方法,从而加强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体育考核中学生紧张心理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考核中学生心理过度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于学生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提高自控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裁判员在基本体操比赛评分中的心理行为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裁判员在基本体操比赛评分中各种心理活动的行为分类及分析,提出了基本的管理及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资料表明:一些特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CNS)发送和维持足够的神经冲动,成为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另外,运动时CNS产生的神经递质、调质、神经激素:如5-羟色胺、多巴胺、氨类等物质,也是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的敏感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