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168篇
科学研究   112篇
各国文化   191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149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3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个外来艺术本土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突出地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观音造像的形态变化之中,体现了中国佛教艺术走向世俗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2.
53.
陈橹 《红领巾》2005,(4):10-13
佛教在日本经历了国家化及与政治相互扶持的长期历程,因此与其政治和军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联系.日本佛教存在着某种功利化倾向,不太强调是非善恶的区别和“因果报应“以及“轮回“与“涅槃“等观念.僧侣和武士曾经相互影响,佛教禅宗在武士和政客的训练过程中发生过重大作用,对于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武士道发生的重要精神根源.  相似文献   
54.
七月荷语     
文瑞 《华章》2011,(11):19-19
荷抑或莲,佛人尊为神圣之物,至少是美好与神圣的象征与指引。比如,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座下的物即为莲花,莲花怒放,祥云缭绕,鼓舞人心向善。因此,在佛教圣地,每每有莲池,供养着一方幽然,散淡着几丝高洁,氤氲着淡淡禅意。  相似文献   
55.
在中国社会里,佛教伦理、道家学说和儒学思想可喻为根植于中国民间的"三大福音",它们汇集构成了动物保护伦理的理论脉络.截至西方动物解放运动兴起之前,在这三大福音思想影响下,国人对待动物的思想和态度不仅相比西方仁慈多了,而且使得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国度更加彰显文明.  相似文献   
5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作中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佛教不同宗派思想入手,探讨《聊斋》创作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文化专有项是旅游语篇中的一大特点,以佛教文化盛名的旅游景点更是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为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带来许多翻译困难,文章在文化视角照观下,结合王东风的"文化缺省理论"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论",通过对佛教圣地五台山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了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语篇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8.
一尊几百年前的弥勒佛,终因年久失修,有些残损了,寺里请来佛工为其修葺。当佛工根据残损程度,揭开弥勒佛的腹部,准备加固翻新时,在场的方丈和僧侣们无不惊愕动容——弥勒佛的阔腹里居然装着12个男女老少的陶俑!  相似文献   
59.
梁武帝萧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开国帝王。他即位后,鉴于宋齐两代因争帝位而被杀者达十人之多,牵连而被杀的贵族数不胜数。因此,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他选择了用佛教来治理国家,其目的有三:一是转移上层统治阶级的视线,削弱来自内部的威胁;二是扰乱人民的思想认识,麻痹人民的斗争意识;三是佛教的本土化发展趋势能促进政教结合。由于梁武帝的崇佛,虽然促使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但也加速了梁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60.
本着"积极入世"而非"消极出世"的理念,台湾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新佛教运动",佛教从传统的山林、寺院中走出,转变成融入都市社会,参与世俗经济的发展,以回应现代化、都市化的结构性变迁.台湾佛教界根据宗教非营利性的特点,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大幅度地改变了佛教在台湾的社会地位.佛教文化旅游经济的开发过程中,虽然在人才、资讯与金钱上,道场已像企业一样,有了新风貌,但利用宗教敛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若社会各界不予以重视,教团不仅无法扮演稳定人心的力量,甚至宗教自身也会变成社会隐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