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19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郑永 《学前教育》2011,(6):48-49
“玩具超市”是班级中的一个区角,是家长与幼儿将自己家中已经不玩的、齐全的、有七八成新的玩具收集于此,并按类摆放,供幼儿潜回家玩。幼儿可凭“借物证”到“玩具超市”中借玩具(可将玩具带回家),每一次限借一样玩具,并于下一个开放时间归还。此项活动深受众多家长与孩子的喜欢。  相似文献   
92.
申洁 《物理教师》2011,(10):40-41
笔者最近在本市的一所薄弱学校上了一节"摩擦力"(苏科版8年级下册)内容的观摩课,感触很深,课上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尴尬"现象,值得探讨和反思,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体现探究课的意义而进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3.
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们的后代。  相似文献   
94.
诗人以隐遁客观事实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象征隐喻暗示来识读生活、描摹生活、叙述生活,用象征性的物象来暗示主题,暗示其他特指的事物,把直觉、幻觉、想象、回忆甚至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使诗人的意识活动具有更大的跳跃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诗歌意象意境的多义与朦胧。李商隐生活时代的灰暗,让他在尴尬中不断追求自我,探索诗歌的真谛,诞生出延绵不绝的艺术创造力,并使诗人常用病态的手法来绘画一幅幅诗歌景象。  相似文献   
95.
在喧哗与骚动的现代社会处境下,重新审视冯友兰的境界说,探索其所蕴含的现代价值,用心境超越处境,挺立人的主体性精神。境界说重义尚德,让人们能更好地措置义与利的关系、德与福的取舍,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昭示了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96.
一、“二类宇”教学的尴尬 家长的尴尬:孩子不识“二类字”: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颇为网惑地对我说:“老师,我们家的孩子有许多生字都不认识。课后田字格里的字认得还不错,但是两条绿线里的字基本上读不出。”教师的尴尬:教,还是不教?二类字不要求会写,只要求会认读。  相似文献   
97.
尴尬时刻     
看了这篇文章,小编也心有戚戚焉,谁这一辈子还没尴尬过几次呢。青春期时遭遇的尴尬往往会让人记忆深刻,因为那时的我们敏感而多思。记得上初二那会儿,一次晨跑,我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摔在了操场正中间,  相似文献   
98.
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入学准备观、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因素、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儿童入学准备测评工具的本土化开发及对儿童入学准备五大领域中具体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提高我国儿童入学准备水平,需要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考虑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各方因素,兼顾儿童入学准备的的具体内容,关注处境不利儿童,丰富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最大的梦想是用毕生的精力教育出更多的地理爱好者、更多的地理科学家、更多大自然的守护神。相信每位地理教师都有着同样的心情。然而地理教学现状并不理想,为此,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结果,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0.
尴尬情绪是个体因处于公众注意焦点、失言或棘手情境时,而产生的一种别扭、紧张、懊恼、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绪体验。目前有关尴尬情绪的研究,生理方面主要包括尴尬情绪的生理反应和面部表情;认知方面主要包括尴尬情绪的诱因、尴尬情绪识别及其影响因素;行为方面主要涉及尴尬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但现有理论和研究仍不足以解释尴尬情绪的内在机制,未来可注重从生命全程观和特殊人群的角度研究个体尴尬情绪的发展,并关注探究个体对尴尬情绪的理解,同时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尴尬情绪在不同情境下对个体行为尤其是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