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91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梅山武术是一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域拳种,其现在开展状况不容乐观。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根据梅山武术目前开展的状况,分析原因,找到对策,使之符合地域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以适应现代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22.
《武当》2008,(11):15-27
武当内家拳法在武当道人修炼的基础上而产生,而且不断丰富和完善。元明清时期,随着武当道场的兴盛——顶峰——衰落,武当内家拳法门派拳种骤增,且由宫中流传到民间,并向全国散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挖整出29个门派,208种功法套路,呈蔚为大观之势。  相似文献   
223.
在《康龙武林大会》开播一周年之际,《武林盛典》作为特别节目,它不是一般意义的文艺晚会,而是对已进行了一年的还原真实武林的大型赛事活动进行再升华与再促进的赛事盛宴,在2007年度登场的八大拳种优中选优,每个拳种选出3名优秀好手,这样,基本代  相似文献   
224.
摘要:拳种是武术的基因和核心,对拳种的认知并透视拳种所具有的价值和诉求与依存的关系,是当下我们重新认知武术、发展武术的基础和前提。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整体与个体”的角度透视武术与拳种的关系,研究认为:拳种以个体的身份存在于武术发展的空间之中;武术与拳种存在着共性与个性、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拳种是整体的武术发展的核心部分,其未来的走向应遵循共存与平衡、创新与发展的双向原则。只有正确认识拳种和武术存在的轨迹,透视其表达及未来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并寻求拳种与武术合理关系的建立,真正实现拳种的存在与价值,才是个体的拳种与整体的武术繁荣发展的共同诉求。拳种的未来要以“非遗保护”为前提,坚持共存与平衡的双向原则;以“非遗保护”为基础,坚持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路线。不仅有利于拳种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拳种个体身份的重视与认同。  相似文献   
225.
摘要:中国武术段位制自1998年实施至今,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一直受到武术学界的质疑。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技术等级与民间传统武术传习体系进行比较,论证中国武术段位制运行机制实则是一种发展武术的准则秩序,为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建立及其定位提供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且逻辑周沿的学理性依据,进而为后续中国武术段位制未来大发展与具体的实践操作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研究结论:中国武术的段位标准由绝对值坐标系确立;中国武术段位制在“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下制定拳种内容标准体系;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晋阶路径是由技术向理论方向发展;中国武术段位制采用了多维度、超时空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终身追回机制;中国武术段位制部分学理性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提出中国武术段位制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武术的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