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探讨男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及性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9—14岁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的男性患儿34例为肥胖组,健康男性儿童32例为对照组,分别计算体重指数(BMI)、应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睾酮(T)水平,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睾丸体积,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线性相关分析肥胖男童血清瘦素水平与BMI,E2及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男童血清瘦素、雌二醇水平及BMI均较对照组儿童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男童血清睾酮水平及睾丸体积均较对照组儿童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男童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69,P〈0.01),与雌二醇呈正相关(r=0.381,P〈0.05),与睾酮呈负相关(r=-0.347,P〈0.05)。结论肥胖男童存在瘦素抵抗现象,且有性发育不良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旨在发现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体脂、细胞形态、瘦素、AMPK发生的变化,研究肥胖抵抗发生的机制,为预防人类肥胖,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降低疾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4周龄离乳SD雄性大鼠9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S)9只、高脂饮食诱导组(HS)81只,通过13周的高脂饮食诱导催肥,选出肥胖大鼠8只,肥胖抵抗大鼠8只,进行体重,体脂,细胞形态学、瘦素与AMPK活性测试。结果:1)高脂饮食喂养导致大鼠肥胖、体脂增加,同时出现肥胖和肥胖抵抗两种现象;2)肥胖抵抗大鼠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肥胖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有升高趋势;3)在相同面积视野下,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大鼠肠系膜脂肪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脂肪厚度显著增加;同时肥胖抵抗组大鼠肠系膜脂肪细胞数量较肥胖组稍高,而脂肪厚度较肥胖组大鼠下降;4)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大鼠瘦素水平在喂养过程中出现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肥胖组大鼠AMPK活性在喂养过程中出现下降趋势,肥胖抵抗组大鼠出现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肥胖组大鼠。结论:经高脂喂养的大鼠出现肥胖抵抗现象可能与其瘦素水平提高,从而促进AMPK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糖脂代谢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干预IR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将IR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吡咯列酮组和姜黄素组。给药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TN F-α、Leptin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FIN S、TC、TG和LDL水平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而ISI及HDL水平显著下降;血清TN F-α、Leptin及FFA水平也较空白组明显升高;用姜黄素干预后,大鼠ISI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血脂得到改善,FINS、TNF-α、Leptin及FFA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姜黄素可改善IR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脂肪细胞因子TNF-α、Leptin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5.
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瘦素受体基因水平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丛琳  陈吉棣 《体育科学》2001,21(4):54-57
目的中小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瘦素受体的蛋白和RNA水平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的可能机理.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4组糖尿病非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正常非运动组和正常运动组.运动组进行12周的中小强度跑步训练.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胰腺组织瘦素受体的含量.RT-PCR检测肝脏,骨骼肌和胰腺组织的瘦素受体RNA水平.结果(1)糖尿病大鼠血糖较正常对照大鼠显著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和瘦素(Leptin)水平明显下降(P《0.05).(2)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经12周跑步训练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血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瘦素(Leptin)水平相应显著上升(P《0.05);(3)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胰腺组织瘦素受体的蛋白含量和RN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P《0.05),12周运动后各组织的瘦素受体的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运动通过对瘦素受体基因水平和蛋白功能的影响介导胰岛素分泌和代谢作用的改善,是运动纠正糖尿病的能量代谢失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6.
肥胖原因复杂。一般来说,归结于环境和遗传两大因素。在一些啮齿类动物模型中发现:肥胖基因和瘦素受体基因在调节机体能量平衡和脂肪组织沉积方面似乎起主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瘦素是一种多效性分子,一方面调节摄食、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另一方面涉及到机体免疫、炎症和造血等分子机理。本着眼于当前一些相关科研成果,探索瘦素生物学效应机制,并前瞻瘦素应用与发展点。  相似文献   
67.
刘斌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252-253
目的:探讨信号识别颗粒受体(Srpr)基因遗传变异Leu104Ser与小鼠血液胰岛素及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在小鼠Srpr基因中寻找位于编码区的遗传变异,在14种品系共270只小鼠中分析该遗传变异与小鼠血液胰岛素及瘦素水平间的关联。进一步分析Srpr基因所在染色体区域(Chr9:34.6Mb~35.6Mb)所有基因在胰岛β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确定Srpr基因与小鼠血液胰岛素及瘦素水平的关联。结果:在小鼠Srpr基因中寻找编码区突变遗传变异Leu104Ser,携带104Ser遗传变异的小鼠血液胰岛素及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1)。并且Srpr基因是附近10Mb染色体区域唯一在胰岛β细胞和脂肪细胞高表达的基因。结论:Srpr基因遗传变异Leu104Ser与小鼠血液胰岛素及瘦素水平升高有关,提示Srpr基因可能参与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在不改变大鼠运动负荷、不使用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仅以补糖方式提供外源性可利用能量干预动情周期抑制大鼠,探讨能否通过补充外源性能量改善瘦素水平,进而促进动情周期抑制的缓解。方法:45只2月龄雌性SD大鼠,在运动适应两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控制对照组(C)、动情周期抑制模型组(M)、安静恢复组(R)、低聚糖补充组(O)、葡萄糖补充组(G)。第九周干预结束后,处死取材,测定内脏脂肪含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瘦素水平。结果:经过3周的干预:(1)干预各组的内脏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M组。(2)干预各组的血清瘦素浓度均显著高于M组。(3)O组、R组、G组的血清雌二醇(E2)浓度与C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M组的血清孕酮(P)浓度显著低于其余4组。结论:通过对动情周期抑制大鼠补充葡萄糖或低聚糖,促进瘦素的分泌和雌激素、孕激素的合成,有效缓解大鼠的动情周期抑制。  相似文献   
69.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的减肥方法对中老年大鼠血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关系.选用32只16月龄雄性SD健康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运动训练组、针刺穴位组和运动针刺结合组,均以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血样测试血瘦素、血胰岛素、血糖并剖腹取内脏周围脂肪.结果表明:运动针刺结合减肥方法对大鼠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P<0.001);有氧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血瘦素水平均有降低作用,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作用(P<0.05);大鼠总体血瘦素与血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5,P=0.001),与血糖无显著相关性,体内脂肪量与血瘦素、血胰岛素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5,r=0.543,均P=0.002),与血糖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有氧运动与针刺穴位结合对中老年大鼠有降低血瘦素、血胰岛素、体内脂肪的作用,其机制与体内脂肪量减少或改善内分泌代谢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0.
熊正英  罗敏蓉 《体育科学》2006,26(5):74-77,92
概述了近年来运动对瘦素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运动中血清瘦素变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