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02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683篇
教育   109188篇
科学研究   12898篇
各国文化   514篇
体育   9151篇
综合类   6775篇
文化理论   925篇
信息传播   12687篇
  2024年   339篇
  2023年   1550篇
  2022年   1184篇
  2021年   1610篇
  2020年   1709篇
  2019年   2144篇
  2018年   1232篇
  2017年   2517篇
  2016年   3097篇
  2015年   5146篇
  2014年   10745篇
  2013年   10258篇
  2012年   12331篇
  2011年   13106篇
  2010年   11806篇
  2009年   12194篇
  2008年   12372篇
  2007年   10212篇
  2006年   7850篇
  2005年   6630篇
  2004年   5888篇
  2003年   4776篇
  2002年   3597篇
  2001年   2905篇
  2000年   2637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662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1 毫秒
21.
22.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3.
24.
25.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在春季开展班级间的篮球联赛。联赛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并为学校男女篮球队储备后备人才。每年的篮球联赛,比赛异常激烈,精彩纷呈。同学们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联赛的组织管理和各方面的安排筹备工作,相比往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证实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指出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太极拳强调了人练习的原因,故建议集体进行太极拳练习。  相似文献   
29.
根据《2002~2003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技术统计表》,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比赛的14项技术同净胜分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在14项技术中失误、总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总投篮次数和罚球次数是决定净胜分多少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哈尔滨华龙女篮的训练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学生不仅存在着语言本身的障碍 ,也存在着对东西不同文化理解的欠缺 ,同时也有个人心理的因素。正是这些障碍 ,使学生在听力中缺乏选择、预测、归纳、判断和总结能力 ,即使对于比较容易的听力材料 ,也难以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 ,对于详细内容更难抓住中心意思 ,从而造成了听力水平难以提高的局面。解决学生听力障碍的对策有 :帮助学生克服语言、文化、心理障碍 ;分阶段学习 ,逐渐培养听力水平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