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51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兰心竹  张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67+325-67,F0003
目的:探讨摄入蔬菜类食品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区281名年龄在50岁至65岁之间的绝经期妇女。采用CRF健康问卷表进行调查;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NorlandXR-36型)测量腰椎、股骨头、全身骨的骨密度。利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与摄入蔬菜类食品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生育子女个数、菠菜类、白菜芹菜类、洋葱类、粟米和玉米类、瓜果蔬菜类与骨质疏松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蔬菜类食物中的白菜芹菜类,玉米粟米类对骨质疏松影响显著。结论:39.01%的绝经期妇女腰椎处于骨质疏松状态;食用深绿色蔬菜中的大白菜、芹菜类蔬菜及其它类蔬菜中的新鲜玉米,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与雌激素戒断引起骨矿含量减少伴骨基质微结构重塑易发生脆性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未形成确切、行之有效的诊疗共识,主要采用西药对症处理,但长期使用西药,患者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精神异常、栓塞等副作用.而经方六味地黄丸具有填精益髓、补肾滋阴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已有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及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该方在治疗该病的有效性,但缺乏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整理.因此,文章就六味地黄丸及其组分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文献进行概述,以期为该方治疗该病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23.
探索强肾片对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切除卵巢建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测定强肾片给药后,骨密度,骨的生物力学特征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强肾片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和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骨钙素,增加股骨重量、骨强度,骨钙含量和骨小梁直径。结论:强肾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2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腰背疼痛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尤其一些中老年人,认为腰背疼痛是得了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殊不知,腰背疼痛现象背后还可能暗藏脊柱肿瘤的杀机,患者得多长一个心眼。  相似文献   
25.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减少会出现一系列躯体及心理症状,有的人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有的人出现易怒、失眠、抑郁、记忆力下降,还有的人发生了骨质疏松。近年来研究发现,合理饮食能缓解更年期症状,帮助妇女顺利度过更年期。  相似文献   
26.
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组和跳绳、木兰拳、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等4个运动组,经10个月的实验。结果:非锻炼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P<0.05),4个运动组的骨密度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太极推手组还测各指标及跳绳组桡、尺骨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P<0.01)。结论:跳绳、木兰拳及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是绝经女性抵抗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大的有效运动,并且太极推手对腰推和前臂及跳绳对前臂骨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7.
从不可控制因素及可控制因素两方面介绍了如何认识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的自测方法,并对影响骨密度的诸项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说明每个人都面临看骨质疏松的危险,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又有效更重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ApoE基因型人群对适宜健骨运动处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性,为制定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4名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按ApoE基因型随机分为ε2组、ε3组和ε4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有氧及抗阻运动训练,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测定运动前后骨矿含量、腰椎(L2-4及髋部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ε4组BMC运动前后的变化率高于ε2组0P〈0.05);L2-4BMD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ε4组髋部BMD运动前后的变化率显著高于ε2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受ApoE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其中ε4型人群通过运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9.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8,(6):93-93
喝红茶预防帕金森病;巧克力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0.
疏松性下肢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老年人活动增多,骨折疏松性下肢骨折的临床发生率逐步增高。治疗不能单纯满足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应力求恢复其原有功能,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骨折粉碎程度高、手术复位困难、术后内固定易松动等特点,骨质疏松性下肢脆性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内固定物在疏松骨质中把持力降低及老年和骨质疏松患者骨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是制约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瓶颈。应把增强骨折端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及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作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对下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的理念及改良与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