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2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9519篇
科学研究   1017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948篇
综合类   68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6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1566篇
  2013年   1695篇
  2012年   2079篇
  2011年   1211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红色档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主要展现载体,其与"四史"学习教育有共同的内核,将红色档案融入"四史"教育中,将进一步展现出"四史"的精神风貌。本文立足于党史学习教育,从红色档案出发,分析其与"四史"教育的同属性、同一性和同向性,并基于此分析新时期红色档案融入"四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深入探究将红色档案融入"四史"教育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日报》于2021年夏开始的对云南亚洲象北行的专题英文报道,利用多平台综合信息展示了中国环保实践,在全球广受好评。本次报道与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理念十分相符,其中生态理念的本土特质得到凸显,官民一体的形象得到了积极塑造,而中国科技能力的展现也融入了一个好故事的解说之中。中国当代的环境叙事必须反映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整结合;"北向追象"所构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叙事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外宣效果,跟其紧扣这一完整性的表达密不可分,对于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也提供了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丽 《美育学刊》2022,13(1):97-104
在人类思想史上,"儿童美术"与"儿童"类似,经历了被"无视""误视"再到"正视"的过程。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等的多重视野促成了"儿童美术的发现"。各方初衷不尽相同,却具有共同的倾向,即对"自然"的追寻,对传统的僵化规则的反叛,对创造力和自由表达的重视。这些倾向是儿童美术的独立性得以凸显的思想背景。在此背景下,儿童美术中所体现的儿童"天性"成为艺术家们反思自己的创作、寻求突破的重要资源,也成为教育家、心理学家们重要的研究面向。艺术家向儿童学习,思想家赞美童心,儿童美术的本质、发展特征、心理内容等不断被揭示。这些来自不同视域的"发现",丰富着成人的儿童美术观、儿童观,也成为教育反思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企业竞争情报发展中的政府扶持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国政府行为与竞争情报发展的实证分析,证实了政府的支持对竞争情报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政府支持企业竞争情报应采取的战略举措:制定有利于竞争情报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充分发挥政府在竞争情报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企业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与支持体系;提供政策、税收、资金投入、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竞争情报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载文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人们对学术期刊载文量的绝对数量指标和主观评价标准的单一化误解误用现象,在普赖斯指数的概念基础上开发了关于学术期刊载文量的五种相对性测度,并讨论了这五种相对性测度对载文量隐藏信息的显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Analyzing 219 blog posts from 52 self-employed women lifestyle bloggers in North America, this study shows how these digital professionals navigate tensions and communicatively constitute work flexibility. In their narratives, women bloggers employed tension management approaches such as reframing, continual connections,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in response to tensions in enacting temporal–spatial, identit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 Specifically, women followed oxymoronic constructions – disciplined freedom, branded authenticity, and dependable independence – to embrace and transform competing poles of fluidity?structure, authenticity?marketability, and independence?interconnection. Expanding work–life research to the self-employed digital labor context, this study responds to recent calls to uncover more-than tens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empirical settings and contributes to a tension-centered, contextual, and processual analysis of workplace flexibility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7.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rchives holds both the archives of the University and a large collection of business and labour archives in the Noel Butlin Archives Centre. Both are governed by collecting policies, and neither of these policies mention gender. The relative absence of women’s voices in both collections raises the question about whether archival policies should seek to redress past silences.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nvisible Farmer project – the largest study of Australian women on the land – a third of the way through its three year funding period. It introduces the aims of this collaborat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records and oral histories in the creation of new narratives, and the task of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ontributions made by Australian women farmers. We examine the way digital platforms work to curate records and promote research, and outlin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Australian Women’s Register, a core project of the Australian Women’s Archives Project, will play in achieving outcomes.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阅读是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虚拟社区特点的全新阅读模式。为了全面揭示和解释社会化阅读用户的情感和行为,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延展到社会化阅读虚拟社区,通过构建研究模型,采用焦点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用户感知信息价值和感知社交价值对其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以及用户在社群化阅读的情境下心理契约遭到违背后所引发的退出、建言、忠诚和忽略行为。研究表明:①感知社交价值和感知信息价值与用户的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对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影响有所差异;②社会化阅读用户的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均呈负向显著关系,但与忽略行为和退出行为并无显著关系;③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呈负向显著关系,与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呈正向显著关系。图2。表6。参考文献 57。  相似文献   
20.
李斯 《图书馆论坛》2018,(1):100-106
文章以用户在微博上发表的对公共图书馆噪音的看法为数据来源,使用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方法研究用户对噪音的认知,分析噪音的来源。研究发现: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噪音问题表示关注和不满;大城市公共图书馆被用户提及最多;用户认为安静才是公共图书馆的应有之义;在用户认为的噪音来源中,用户因素远高于其他因素,最主要的噪音源是少年儿童吵闹。对策包括:转变用户对公共图书馆严肃安静的刻板印象;依据用户需求合理规划空间;改进馆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