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72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通过对场地自行车1000m计时赛和4km个人追逐赛成绩与相关训练手段的研究,筛选并确立与专项成绩相关最高的练习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000m计时赛的专项成绩与场地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水平相关系数较高,与公路骑行练习的相关水平较低,速度素质是决定1000m计时赛成绩的最重要因素;4km个人追逐赛的专项成绩与公路骑行、场地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的相关系数都较高,说明4km项目对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
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特征,本研究采用Wingate无氧试验法对10名现役国家男子公路自行车队队员进行了无氧能力测试。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偏低,提示应重视无氧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3.
邱俊强  冯美云  杨旭  吴向军  高伟  张缨 《体育科学》2004,24(9):24-27,40
摘要:苹果酸不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同时又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有氧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观察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力竭性运动及亚极量做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低聚糖饮料和苹果酸一低聚糖饮料均可使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补充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在完成力竭性运动后乳酸恢复曲线参数b2明显低于补充前,曲线“变陡”;运动中血糖水平明显提高;亚极量运动后血清酶GOT和GPT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低聚糖组。提示:补充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可使耐力运动员在力竭性运动后乳酸消除速率加快,维持长时间亚极量运动中的血糖稳定,有利于延缓运动中的疲劳出现。  相似文献   
64.
对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与环法赛特色的比较研究,借鉴环法赛的有关经验提出了创新环湖赛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酶循环法(ECM)定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技术性能。方法:参考NCCLS评价方案,评价ECM定量检测血清Hcy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干扰因素。结果:ECM定量检测低、高水平定值质控血清Hcy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52%和4.28%;正常值和高值血清测定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总CV分别为1.63%~1.58%和4.65%~3.88%;3.12~49.98 umol/L范围内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r2)达到0.9971;胆红素(20 mg/dL)、乳糜(1000 mg/dL)和维生素C(10 mg/dL)对该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干扰(P>0.05)。结论:酶循环法不仅实用性高,而且可靠性强,因此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均可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66.
采用现场观摩、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第十届全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的奖牌分布和各队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结合第九届全运会比赛的成绩,对参赛各队的实力变化情况,以及场地项目国内竞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项目竞争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67.
我国自行车运动速度能力训练原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伊 《德州学院学报》2008,24(2):100-103
速度能力在自行车运动员各种身体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速度能力的欠缺,这归因于我国自行车训练观念的落后以及训练方法手段的陈旧.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随队调研,对我国自行车速度能力的训练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理,以期对速度能力训练原理的发展和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8.
骑行是体验线性文化线路的方式之一,大运河是我国典型的线性文化线路。以大运河网络骑行游记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尝试描述骑行旅游者的旅行动机、空间行为、旅游体验等旅游行为特征及规律,并找到其对大运河骑行的实践启示意义。研究表明,探访运河文化,体验中国南北风情是大运河旅游者的主要动机。大运河骑行旅游者沿路游览名城、古镇、古渡、古代水利设施、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古迹和景点,获得了“古老、自然、畅爽、美丽、独特、挑战”多维度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69.
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自行车运动能耗,结果显示:佩戴在脚踝处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的各个方向的counts平均值明显大于佩戴在腰部的counts平均值(P〈O.05);运用FreedsonVM3计算模型计算的腰部预测MET平均值显著低于标准MET平均值(P〈0.05),而脚踝部预测MET平均值则显著大于标准MET平均值(P〈0.05);本研究推导的模型计算的预测MET平均值与标准MET平均值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0.
When cycling on level ground at a speed greater than 14 m/s, aerodynamic drag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istive force. About 90% of the total mechanical power outpu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it. Aerodynamic drag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effective frontal area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projected frontal area and the coefficient of drag. The effective frontal area represents the position of the cyclist on the bicycle and the aerodynamics of the cyclist-bicycle system in this position. In order to optimise performance, estim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is necessa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and comment on the methods used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 frontal area and the projected frontal area in cycling, in both laboratory and actual conditions. Most of the field methods are not expensive and can be realised with few materials, providing valid 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ference method in aerodynamics, the wind tunnel. Finally, knowledge of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useful in practice or to create theoretical models of cycl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