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2篇
教育   2060篇
科学研究   37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86篇
综合类   5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1.
本文结合广告模因这一概念,从交际角色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语"我"和"我们"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认为采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字眼的广告语常采用情感式模因。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受众的广告习惯采用带有"我"字的广告语,抓住年轻人强烈的自我凸现、寻找归属感的心理;而采用"我们"二字的广告语不仅拉近了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间的距离,引起两者的共鸣,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起到自评和评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刘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39-139,141
本文以M.A.K.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个纯理功能为依据,以英汉诗歌翻译为分析素材,从重合主位理论的角度透视英汉诗歌翻译中重合主位体现手法的文化差异及其语义理据。将讨论重合主位在英汉诗歌中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互动机制,分析原诗歌的重合主位所承载的双重功能在译文中表现形式,从诸多方面再现原诗歌的行、韵、义。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p-Ginzburg-Landau型泛函的径向极小元在环域上的极限行为,鉴于极小元于环域内无零点,证明了极小元的唯一性与正则化.  相似文献   
114.
法律英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法律文本翻译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从典型的法律文本翻译实例,可以探讨语篇、句法及词汇三个层面上功能对等理论在法律英语汉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5.
为寻找和探索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机能评定指标体系,分别对9名参加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发现在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液中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的值变化不显著;血清中尿素氮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血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摄氧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回弹法全国测强曲线,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弹法无损检测试验方法,并与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回弹法全国测强曲线,推定大同地区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可行的。但推定强度值要稍高于其实际强度值。  相似文献   
117.
利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的方法,对氟化钙晶体在0~300GPa范围内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弹性常量、体弹性模量和德拜温度.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大,晶格参数减小,原胞体积减小,体弹性模量增大,德拜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旅游外宣文本的类型和功能的分析,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旅游文本功能、翻译的目的和目的语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分析能帮助译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9.
黄砺 《资源科学》2020,42(2):298-310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户多宅”“一人一宅”“建新不拆旧”“少批多占”等违反相关法律的农户隐性占地行为,迟滞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本文以农户隐性占地行为为出发点,在宅基地功能属性变迁的研究视角下,探讨了农户隐性占地行为出现的根源以及宅基地制度相关试点改革的政策取向。首先,通过回顾宅基地计划分配制度与宅基地功能属性的变迁,发现现行的宅基地计划分配制度是建立于居住保障属性之上,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宅基地居住保障属性减弱以及资产属性彰显的社会现实。然后,本文分别从理论模型和现实情景的角度出发,来刻画分析农民如何通过宅基地的隐性占有行为来突破计划分配制度的限制。最后,通过整理部分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域的政策文本,发现目前的试点改革工作是从“维护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属性”与“适应宅基地资产属性彰显”这两个维度同时展开的,且前者明显受到试点县域的青睐和重视,而后者的改革则显得举步维艰。只有同时兼顾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属性和资产属性,才能实现对农户宅基地隐性占地行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0.
近20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义  吴儒练  田逢军 《资源科学》2020,42(11):2210-2223
国家公园游憩研究对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满足国民游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近20年来资源经济学和游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对2000—2019年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和梳理,研究发现:①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游憩的功能分区、业态发展、设施建设、评价、主体、环境影响及管理等7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基础、四大主题、两种手段”的研究内容框架。②国家公园游憩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基于国家公园大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需今后重点关注。③欧美学者研究起步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公园游憩理论体系与管理框架;比较而言,国内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学者在国家公园游憩领域进行了较多的本土化尝试,为国际上相关研究提供了中国案例,但理论建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文献梳理与评述,提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研究需进一步深入的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游憩评价技术方法、开展多学科视角的游憩主体研究、深化游憩管理研究,希冀对中国国家公园相关研究及体制试点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