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186篇
科学研究   16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69篇
综合类   15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文由分析《今天》如何想象"自我"为"悲剧英雄"、如何指认"世界"为"他者"入手,描述《今天》的文学立场与文学主张.在此基础上,把《今天》纳入"新时期"的文学格局之中,梳理《今天》作为"同人刊物"如何应对自身的规范化、秩序化,如何面对"伤痕文学"这一新时期"第一个重要成规",如何应对主流文学规范.以《今天》为中心,从这样的三重规范入手,深入新时期文学话语秩序的内部,尝试着还原"新时期文学"如何建构与发生.  相似文献   
62.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历史.自由是每一个思想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切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许多混乱和误区,文中立主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在哲学观念上研究自由问题不等同于在政治、体制上研究自由问题,自由问题无禁区,自由与人不可分离,自由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与发展的问题.本文力求揭示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解放发展,揭示自由与人的"类生命"本质之间的联系.真正解答了哲学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斯芬克斯之谜"--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是人的"类生命"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3.
浅析“人肉搜索”的实质、利弊及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在当前已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从一种单纯的网络文化现象逐渐到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鉴于人们对于"人肉搜索"的实质存在诸多误解,文章将对其相关的一些概念、内容进行厘定,分析此现象的利弊并提出可能的规范和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64.
建构能动的自我:教育改革中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角色由以往被动执行者转变为变革主体的过程中,教师身份的自我觉醒与认同是一个核心因素。但是,近十年来,教师在教育变革中存在种种不适,甚至畏惧教育变革,自我认同未被唤醒或者迷失。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需要通过对内用力的自我修炼与对外表达的叙事研究来建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日益紧迫。地方高校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仅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谈谈高校应如何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6.
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已经成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的首要任务.文中以移动学习平台在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中的应用为出发点,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可满足高校教师及时获取最新科技信息、优质教学资源、学科前沿资讯,且支持随时随地进行学术问题探究的移动教师培训平台,并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验证该平台的功能设计与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7.
生活世界视域中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活世界中强调作为人的教师,是其专业身份认同的前提条件。研究者与艺术家之间动态维持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可能空间,它既关注以艺术为中介的生命反思,又重视以研究为动力的自我生成。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少为多的变革思路、形成陌生人的教师自我意象、发展教师自我的实践智慧等,则是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8.
对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技能培训,从课内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课内实践教学通常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整合教学内容,把当前设计单位和施工现场大量采用的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去;二是根据课程进度情况及时开展实训、实习教学,加深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教学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实训基地开展的实训教学和建筑工地或生产企业开展的实训教学。  相似文献   
69.
著名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同时也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儿童文学家,他所构织的"灰色人物"画廊留给读者丰富而又深刻的社会文化想象空间。最能代表作家的是30年代的讽刺小说,其文本呈现的"反英雄"、"反摩登"化的叙述倾向,在深层次上体现为一种童言无忌;漫画众生的深度叙述方式,在意义上形成了虚与实、真与假的自我解构特点。张天翼以颇具童话色彩的笔触与富有喜剧意味的讽刺风格,使其讽刺小说在风貌格调上呈现出独特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70.
中英自我提及语(I,we,我,我们)的使用差异显著:英美学者倾向于使用自我提及语单数,且使用现在时、完成时、情态动词较多,体现出他们与读者进行交流、协商的态度;而中国学者受制于传统观念,集体意识较强,所以在学术语篇中羞于使用自我提及语,即使使用也大多用复数形式,从而造成个人观点表述力度较弱,不利于与读者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