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250篇
综合类   10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作为低氧诱导的核转录因子,通过对低氧反应基因(hypoxia responsive genes,HRGs)的转录调控,在分子水平上介导了细胞乃至器官系统对低氧的反应.就HIF-1的结构、低氧时(在哺乳动物组织中)表达部位的广泛性和低氧反应应答中HIF-1的表达以及与低氧训练的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HIF-1可能在启动或逆转组织对各种低氧、训练的适应或适应不良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新的低氧训练模式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赵鹏  冯连世 《体育科学》2005,25(6):70-74,78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低氧训练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综述了3种新的低氧训练模式即间歇性低氧训练,高住低练及低住高练的概念、原理、内容安排、优点、应用以及时机体机能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3.
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原训练的目的是让运动员接受运动和缺氧的双重刺激,增加机体运输和利用氧气能力、骨骼肌代谢能力及心肺功能,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生物学基础.然而,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提高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方面.只有客观地认识高原训练,多多实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近兴起的低氧训练是在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可以通过低氧暴露提高机体氧运输和利用能力,又可以通过低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的一种新型的训练方法,是高原训练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其差异主要在于高原训练利用的是自然低氧环境,而低氧训练利用的是人工低氧环境.低氧训练可以避免高原训练时由于缺氧造成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下降,疲劳恢复减慢及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加强等等弊端,保证了正常的训练.另外,低氧训练还可以根据个体低氧适应能力人为地调整低氧暴露环境,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个性化训练方法及免疫机能低下的预防是高原训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4.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清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  张云丽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30-31,37
关于高原训练对血清激素影响的研究不多,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通过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清激素的影响,试探讨低氧对血清激素影响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5.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训"对 VEGF、EP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0名世居海拔2 260m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让他们在模拟海拔4 000m低压低氧环境下进行4周"高住-低训"实验.结果显示:4周"高住-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没有明显改善,红细胞生成素(EPO)、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成绩均呈升高趋势,与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在4周实验期间,低氧组运动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模拟高拔4 000 m的"高住-低训"是有效果的,但不明显.提示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在模拟海拔4 000 m居住的时间可以延长,或增加在较高海拔上的训练,这样可能对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6.
高原或低氧环境下体液平衡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脱水和尿钠排泄。这与低氧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外周化学感受器激发肾脏反应及体液调节激素的改变有关。低氧刺激使机体对营养素和液体的要求提高,但摄入降低,因此,机体应当补充足够的营养素和富含碳水化合物及电解质的液体。综述了高原或低氧环境下机体的体液平衡改变及其机制,提出了低氧下补液的主要原则,并指出了亟待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7.
为观察极限运动后递增强度的低氧暴露情况下CUBA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血液缓冲能力的变化对10名CUBA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分别在安静状态下(A组)、极限运动即刻(A1组)、极限运动后进行2h递增程度的低氧暴露即刻,即PO2为14.6Kpa的低氧暴露即刻(A2组)和PO2为11.2Kpa的低氧暴露即刻(A3组)采取桡动脉血2ml,测试代表缓冲系统能力的指标值BE(碱超)、HCO3-(碳酸氢根离子)、PH(酸碱度)、PCO2(二氧化碳分压)、TCO2(二氧化碳总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代表缓冲系统能力的指标值BE、HCCO3-、PH、PCO2、TCO2Al组相比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A2组相比A1组有增高的趋势(P〉0.05),但仍低于A组;A3组相比A组、A1组、A2组均有上升(P〉0.05)。极限运动后低氧暴露对提高篮球运动员血液缓冲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低氧健身原理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健身原理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综述的方法阐述低氧健身的概念、低氧健身原理及其在健身和康复领域中的应用与意义,并提出开展低氧健身亟需解决的问题。结果与结论:随着人工低氧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人工低氧应用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低氧健身,低氧健身方法有助于促进大众整体健康和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毛细血管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心肌细胞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在低氧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大鼠心肌细胞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急性低氧可造成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经过4wk的慢性间歇低氧运动训练后再进行急性低氧应激,心肌的损伤减轻。结论:急性运动后进入急性低氧应激,导致心肌损伤加重,是由于运动缺氧损伤和低氧损伤双重作用的结果,而4wk的慢性间歇低氧训练可减轻低氧环境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0.
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住.在各种相关考试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及相关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通常考生的答错率也较高.本文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总结了一种准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简易方法——“高原低氧”法.该方法可将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问题简单化,从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