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06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教育   60760篇
科学研究   5672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2437篇
综合类   2538篇
文化理论   255篇
信息传播   3571篇
  2024年   510篇
  2023年   1788篇
  2022年   996篇
  2021年   1165篇
  2020年   1251篇
  2019年   1251篇
  2018年   687篇
  2017年   1319篇
  2016年   1984篇
  2015年   3163篇
  2014年   7375篇
  2013年   5261篇
  2012年   5866篇
  2011年   6293篇
  2010年   5581篇
  2009年   5339篇
  2008年   6092篇
  2007年   4677篇
  2006年   3236篇
  2005年   3133篇
  2004年   2367篇
  2003年   1768篇
  2002年   1238篇
  2001年   1008篇
  2000年   823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柯尔伯格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启示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既不能阻苗不长,也不能揠苗助长;要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发展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出高一级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内容方法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态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高师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重视和加强高师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对推动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广泛与深入地开展及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等,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3.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内化出主动思考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但是,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着随意、低效的现象,那就是用成人化的视角选取学习素材。“往往把孩子当成家庭主妇或单位的采购员、设计员”,情境与学习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难以启迪学生尽快进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44.
培养学生的技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关于技能的概念、本质、形成机制等重要问题,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哲学思辨和教学经验总结,而没有能够从心理学含义上给出解释。现代认知心理学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了技能的知识本质,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技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5.
中国解放区邮票在中国邮票史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国家邮票的组成部分,而且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记录了革命战争的光荣历史;它是中国人民同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收集研究区票,宣传普及区票知识,是当前中国集邮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光荣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6.
应酬语的理解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对应酬语的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当且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传统的套语式教学方法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正好与此相反。这种思辨推理过程的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容易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48.
随着心理学家对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意义学习理论,其重要性日渐凸显。以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为代表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要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实质性(substantive)和非人为性(nonarbitrary)的联系。他认为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有理解和机械之别,存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异。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其特点是学习者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知能力的…  相似文献   
49.
50.
学习型社会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社会是终身教育倡导者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和学习活动所勾画的理想社会形态.本文通过分析学习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指出学习动机的产生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而后,结合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实际,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出发,提出了一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