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76篇
  免费   1694篇
  国内免费   7189篇
教育   155644篇
科学研究   10525篇
各国文化   138篇
体育   63984篇
综合类   17840篇
文化理论   378篇
信息传播   12150篇
  2024年   2376篇
  2023年   8449篇
  2022年   5847篇
  2021年   7377篇
  2020年   8687篇
  2019年   8314篇
  2018年   3534篇
  2017年   5513篇
  2016年   5187篇
  2015年   7787篇
  2014年   17560篇
  2013年   15784篇
  2012年   19169篇
  2011年   20182篇
  2010年   17433篇
  2009年   17051篇
  2008年   17482篇
  2007年   14003篇
  2006年   11363篇
  2005年   10099篇
  2004年   8427篇
  2003年   6960篇
  2002年   6479篇
  2001年   4806篇
  2000年   4206篇
  1999年   1839篇
  1998年   1256篇
  1997年   938篇
  1996年   678篇
  1995年   507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渗透劳动教育,这是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2.
53.
新课改提出写作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世界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来说,鼓励说真话、感情真挚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成为取得写作高分的要素之一。"生活即教育",是一切知识的源头,想要换发知识素养的灵性,需要真切地踏入社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发现语文,学习语文,从而自然而润泽的写作。  相似文献   
54.
在丰富积累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空间,在培养语感增长灵性的过程中培养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让写作能力的发展水涨船高;从拓展自由表达的时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导有创意地表达;重视拓展文本,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的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升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5.
智慧是人脑最奇妙的产物,智慧的内核首先是道德,并指向于德行与能力完美结合至善至美的境地。数学学习智慧是个体在面临复杂数学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是德行修养、聪明才智、意志品格、计策谋略的综合呈现。因此,数学学习智慧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另一种表达。培养数学学习智慧,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以"思"提升觉知世界的智慧;二是以"悟"培养认知自我的智慧;三是以"达"形成融会贯通的智慧。  相似文献   
56.
57.
《考试周刊》2020,(49):118-119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情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何有效的应用体育课堂教学,改善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体育课堂现状的分析,从课堂游戏设计及课堂游戏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8.
59.
>充分开发利用本土资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明确要求。地方本土历史,是一种相对于国家历史或世界历史的、地区范围比较狭小的历史研究,它一般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并伴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将本土资源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既能有效改变历史课程结构内容单一的现状,又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众多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具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切实地探索历史、感悟历史,逐步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