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集中体现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上.建立有序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打破目前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区域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合作是高等教育系统相变的序参量,是建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措施,是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12.
将新能源产业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理论对其进行建模分析。新能源产业成长受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共同影响,把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推动看作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要素,企业竞争与协作看作是内部要素。通过绘制系统因果回路图及流图建立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模型。最后,运用协同学理论分析该动力机制模型,并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职教集团利益协调的理论基础——协同学理论,剖析了协同学视阈下的职教集团作用机理,并从利益分配、利益表达、利益约束和利益奖励四个方面构建职教集团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自我建构",而协同学则是系统的"自我构建"理论,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先天联系,无论是人的自我建构还是系统的自我建构,都自然拒绝僵化的状态,都需要灵动的、活泛的方法或者机制来实现。本文基于协同理论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协同学分析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条件.探寻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结论:开放性与非平衡态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竞争与协同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NBA文化的形成与支配作用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关键.探寻CBA的自组织发展,得到以下启示:(1)遵循职业体育的自组织演进规律,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2)以提升球员及球队、俱乐部实力为根本原则,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竞争与交流;(3)传承与创新:把发展CBA篮球文化作为我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16.
袁红军 《情报科学》2007,25(8):1201-1204
协同学理论角度,分析了虚拟参考咨询台(VRD)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的协同关系.以此,探讨性地构建了虚拟参考咨询台协同应用模型,并指出该模型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企业(U/I)的合作创新既是技术转移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在分析了U/I合作学习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又分析了U/I合作创新协同学习机制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协同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序参量是衡量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了维持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序参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界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决不能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必须付之于实践,这样才能使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得以实施和推广。文章从如何助推高校的教学改革入手,探讨基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法,提出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协同学习教学模式,旨在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有效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近年来,两岸光伏产业联动发展态势良好,台湾光伏厂商以不同形式在大陆相关省份投资设厂发展光伏产业,而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却在两岸光伏产业协作上远远落后于苏浙赣等省份.为了能更好地推动闽台光伏产业协同发展,借鉴协同学理论方法,在分析两地光伏产业协同发展的互补条件、自组织机制、竞合关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闽台光伏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