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是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然而。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视政治文明多样性的事实,试图用某种政治制度模式去统一和规范世界,从而给政治文明的正常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阐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推进政治文明的多样化发展,就成为摆在当今各国政治家和理论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2.
文化自觉是指认识到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主动对文化的反思.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要求高校要整合多种文化,进而倡导、发展社会主流文化,而这些正符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理念,有利于强化其"和"的境界、包容理念以及潜在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3.
[文题]《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陕西咸阳2007届高考练考作文题)  相似文献   
44.
45.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文章试图从对"和而不同"哲学思想的分析入手,强调"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建构,倡导贫困生助学体系建设,并着重研究了"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对建构和谐校园助学体系的启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6.
中国传统哲学中包含有全面而丰富的和谐思想。它涵盖了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处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7.
从中国体育纵横交互的演进视野出发,基于中国体育的本体功能、责任与使命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路与方法。中国体育发展逻辑的最终目标普遍指向求富求强背景下体育的国际责任与担当,并开始思考中国体育的“人类向度”。中国体育蕴含的“世界大同”思想发挥独特引领作用,“和而不同”理念提供交融互鉴的中国方案,“一起向未来”理念高度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中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体现大国责任与担当,中国体育提供的国际市场与高科技服务为全球经济增添动力,中国国际体育服务肩负促进人类进步的国际责任。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是中国体育的重大使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4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强大的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诸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和吸收,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转化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形成多元共融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形塑海纳百川的实践气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呼声,从精致的“中国画卷”上冲入夜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这一场景,宣示了东方文化“和谐”的境界。当前,同样步入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战线上一种追求和谐文化的气息也四下蔓延并有人云亦云之嫌。其实,中国自古就有“和而不同”的理念,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那么如何在课堂这个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彰显“和而不同”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50.
和而不同”主张在差异中寻求个性的发展。网络媒介时代的生存方式体现了个性交往的差异性特征,学校教育必须应对网络媒介生存方式的挑战,“和而不同”的理念是网络媒介时代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如何利用网络提供的自由交往和对话空间来营造“和而不同”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