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2748篇
科学研究   28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250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75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51.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一个伪命题,其提出是迫于现实的需要,是"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相统一"命题的变相。"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实质上是低层级法律效果与高层级法律效果的统一,是法律效果内部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当低层级法律效果之实现即意味着高层级法律效果之实现时,就达到了法律效果的良好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立法、程序上的保证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赋予及其行使的严格限制等途径来实现民事司法实践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952.
本文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的内容,说明了其主要特点,明确了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并对“年代”和“年度”的区分问题、修订完善问题、档案行业“推荐性标准”能否作为司法裁定依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3.
《档案法》为我国档案法治建设提供了基本规范依据,对其司法适用状况开展实证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实施效果。以法院647份司法裁判文书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该法在规范档案管理和协调涉档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档案法》司法适用实践也暴露出该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等法功能发挥不足,立法的利益协调性和实践回应性存在缺憾,司法的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彰显不够等问题。未来宜在完善《档案法》基础上加强配套规范供给、健全法律衔接机制,在充分发挥档案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作用基础上加强档案裁判释法说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档案立法评估机制、健全档案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以《档案法》的良法善治助推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54.
杨扬 《历史档案》2023,(1):107-115
清代人命案件审断过程中诉讼策略的运用、案情事实的构建以及验尸意见的专门知识对司法官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产生影响,是研究清代司法运作实态的重要内容。清代图赖现象不仅以社会风俗的形态存在,民众更是将其作为诉讼策略不断利用,从而实现诉讼意图。道光朝对京控图赖问题的讨论,是因应清中后期社会转型的现实需求。本文以发生在江西的一起京控图赖案为例,通过剖析案件的发生背景、纠纷缘起、鉴定意见对司法裁判的影响以及诉讼话语的功能,试图呈现清代人命图赖案件在裁判过程中事实认定的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955.
《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加大了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扩大了犯罪主体的范围,加重了特定主体的法定刑,并增加了兜底性条款。然而,司法适用中仍然存在"个人信息"界定模糊、"违反国家规定"前置法缺失以及"情节严重"标准不一的情况。因此,厘清相关概念、明晰定罪的具体标准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56.
我国当前法律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行政依赖,有害于法治。应该将司法最终原则树立为法治的基本指导原则,将其贯彻到法律运行各环节,以司法裁判作为化解冲突和矛盾的终极手段。该原则的贯彻需要保障有效的审判独立,化解当前司法地方化困境,并且将可司法性作为立法质量的基本标准,便于社会权力通过司法对公权力守法进行监督。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平,应该强化司法程序化、透明化,可以在人大制度框架内构建我国的法官弹劾制度,落实司法最终原则,确保法院和法官守法。  相似文献   
957.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认定多是依靠作为"受害人"的控方收集的言辞性证据。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证明,控方证人和警察需要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的真实义务较低,对证据的认识不同于司法机关。辩护人妨害作证的判断应该以律师执业标准为准绳,律师向被告人披露相关证据不构成妨害作证。  相似文献   
958.
为了培养高素质法律家,韩国决定通过司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改变法学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讨论,2007年,韩国公布了《关于法科大学院设置和运营的法律》。该法对法科大学院的设立条件、招生方法、课程设置原则、教员的配备、教学评估等进行了规定。法科大学院的建立对法学本科教育、司法考试制度、司法研修制度等带来了诸多影响。韩国的法科大学院教育制度是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建立起来的,通过这一制度实现了法律家培养一体化。  相似文献   
959.
逮捕制度既是应对犯罪之必要措施,也是个人自由的守护神。因此法律对其适用应有严格的程序性规制,以避免制度运行中非正义事实的出现。在考虑对逮捕进行有效控制时,审查批捕权的配置无疑成为关键。笔者试图从批准逮捕权的基础理论入手,考察各国批准逮捕权的配置,重新审视我国批准逮捕权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960.
刑事证人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刑事证人制度从理论和立法上都表现出日趋完善,而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却存在较大缺陷,影响了证人作证的积极性,制约了刑事证人制度的功效。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必须突破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制度的规定,借鉴西方国家刑事证人制度的诉讼经验,充分研究影响各类证人作证的主、客观因素,制定积极、动态的证人保护措施,制约证人规避作证的行为,全面调动证人作证的主观能动性,使刑事证人制度更好服从打击刑事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