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52篇
  免费   980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教育   76887篇
科学研究   40249篇
各国文化   135篇
体育   13259篇
综合类   4175篇
文化理论   686篇
信息传播   18817篇
  2024年   567篇
  2023年   2173篇
  2022年   1415篇
  2021年   1852篇
  2020年   1800篇
  2019年   1861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1625篇
  2016年   2300篇
  2015年   5059篇
  2014年   12170篇
  2013年   9688篇
  2012年   10820篇
  2011年   12395篇
  2010年   10360篇
  2009年   10490篇
  2008年   11444篇
  2007年   9560篇
  2006年   7742篇
  2005年   7880篇
  2004年   7317篇
  2003年   6252篇
  2002年   4795篇
  2001年   3751篇
  2000年   3169篇
  1999年   1267篇
  1998年   835篇
  1997年   754篇
  1996年   738篇
  1995年   626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506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273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992.
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核心课程内容,其体验物联网、搭建简易物联系统等课程内容需要依赖物联网平台开展。当前已有物联网平台存在基础功能受限、知识要素不足、核心技术闭源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信息科技物联网相关内容的教学实施要求。基于此,文章依据课标要求提炼了面向信息科技教育的物联网平台设计原则,设计实现了专门面向信息科技教育的物联网平台MixIO,并详细阐述了关键技术实现和应用案例,最终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验证了平台的有用性。为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物联网内容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平台架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3.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该技术逐渐被教育教学领域所重视与应用。文章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分析了脑机接口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与衍生风险,脑机接口的“读脑”“脑控”“控脑”等三项基本功能可以用于解读学生深层状态、增强学生身体功能以及激发学生认知潜能等潜在场景,但是脑机接口赋能教育教学也存在增加学生精神压力、损伤学生身体健康、动摇学生主体地位等衍生风险。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兼顾技术效益,文章认为,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脑机接口应当采用严厉限制的基本立场。在严厉限制基本立场的指导下,脑机接口的应用场景应当被明确划定限制区域,包括年龄限制、类型限制、用途限制、意志限制等。在限制区域之外的应用场景中,脑机接口方可被允许使用以发挥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变革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是夯实教育数字化支撑体系、深化数字教育理论研究、促进数字教育实践发展和推动教育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推进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亟待厘清数字教育学的概念界定、明晰数字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数字教育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性质、构建数字教育学的“三大体系”以及确立数字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了加快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步伐,需要坚定学科建设的根本立场,明确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处理好数字教育学学科建设中数字教育学研究与数字教育技术研究、数字教育学学科化发展与跨学科研究、数字教育学与相关学科、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分类与高阶性建设目标达成不完善的问题,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纺织行业特色建设案例库、传感器选择与检测系统设计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以及信仰驱动创新探索意识加强四个方面,实现在工匠精神驱动下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并形成课程的分类建设特色。该研究可为同类型的课程建设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课题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蒙古文"档案砖"解粘难题,利用水的物理特性,结合造纸和现代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研究出了一套用纸加固层析的方法给"档案砖"解粘揭粘的技术和设备,从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设备和材料上,成功解决了"档案砖"解粘揭粘技术难题。为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乃至图书、文物等纸张文献的抢救与修复提供了一套安全有效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新闻界》2022,(2)
数字技术为新闻的视觉表达提供可能,推动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本文采取生态化路径考察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趋势,以图像的观看、制作和传播三个动态过程为框架,系统性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特征及其文化逻辑变革。本文提出,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带来视觉手段的重塑、新闻内容的"再媒介化"和渠道与模式的多元化,在新闻组织逻辑、叙事机制和思维方式方面,呈现出开放与透明、平等与个性以及直观与流动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