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638篇
科学研究   74篇
体育   675篇
综合类   87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华北地区高师普通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华北地区五所高师普通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宏观管理与科学指导提供帮助,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建国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体制,协调好体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更好地实现体育目标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中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经历了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历次改革,体育课程的育人思想和课程目标基本上都比较一致,其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将竞技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来加以开发的思想,是学术界和广大体育教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识。在每一轮成功的体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中,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家图书馆从2000年元月起使用第四版<中图法>类分图书.由于该版<中图法>首次采用沿革注释反映分类法新旧版之间分类号、类名变动情况,编目人员能较快熟悉新版<中图法>变化规律,减少了<中图法>换版引起书目数据分类号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乐乐 《上海教育》2006,(7A):38-42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面对这场全人类的盛会,本刊聚焦国外学校体育工作,希望以此对2006上海“学校体育年’,和国内学校体育的蓬勃展开有所启发。[编按]  相似文献   
16.
洛桑达瓦 《西藏体育》2005,(1):i004-i004
芭青(藏牌)在西藏广泛开展,是在骰子、牌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独其一派的牌种。  相似文献   
17.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对体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介绍了东北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并探析其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2006,(1):42-43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改是必然的。为了适应观众挑剔的目光和电视转播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改变和调整才能让这些体育项目“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武术运动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和所有海内外武术爱好的愿望。但是,武术进入奥运会还要面临不少问题:奥运会规模过大,增设新项目难度很大;武术如何进行改革,以便与奥运会接轨;选择武术中的那一个项目更具加入优势;武术与其它申请加入奥运会的项目相比较有何优势和不足等。对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难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进一步作好工作,力争使武术早日走进奥运会大家度。  相似文献   
20.
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校女生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层次的需要.但在实际参与中带有很大的被动性,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动机是为了体育考试和达标;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短,强度小,频度低,项目选择单一且以考试内容为主;缺少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是影响女大学生所喜欢体育项目和实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