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91.
方慧 《邯郸学院学报》2008,18(1):112-112
在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对法治的发展路径问题,我国法学界就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这样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法治秩序可以通过人们主观地、理性地努力而建构出来,即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另一种认为法治秩序是不能建构的,只能通过社会的自然演进而逐渐成长,即民间自下而上的演进。  相似文献   
292.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从各个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开始。但是在现如今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对于会计改革的措施问题还需要进行改善。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制度必将被引入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权责发生制的各个方面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93.
目前我国加大了会计制度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行了多种新型会计制度措施,以期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种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性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内部的会计制度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现就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问题,来探讨其应对措施,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4.
人作为个体,始终生存在多元开放的群体社会之中,其践履权责训练应该从家庭、社会、自然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和训练人学会忠诚地践履家庭权责、公民权责和自然权责的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295.
校企合作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消除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需要厘清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关系。研究表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决定了其在校企合作中不同的角色定位。其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企业和职业院校是直接参与者。实现校企合作的功能,关键是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296.
优化大学治理结构,要求消除大学各主体在权力和责任上的复杂矛盾关系,即明确各主体的权力与责任范畴,明晰不同主体间的权责边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学术本位理念指导下明晰政府与大学之间、党委与校长之间、行政管理者与其他主体之间、大学与基层组织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以及大学自在的权力与责任的边界。由此,建构起基于学术本位的治理结构,这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7.
以完全收付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仅能提供预算执行、现金流量等信息,无法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政府会计收付制必须改革:引用权责发生制,选择固定资产为突破口,走渐进式道路,这是消除当前政府官员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政绩观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298.
我国施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由一名自然人掌握公司的对外代表权和内部经营管理权,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权力与责任的核心”地位。法定代表人的这一法律地位不但与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理念相悖,而且引发争夺公司控制权、法定代表人变更、越权代表等纠纷,危及公司经营管理秩序和经济利益。公司立法应当回应实践要求,摆脱“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代表说”下“同一人格”理论的影响,明确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意思表达机关的法律地位与义务,赋予公司选择单一或多元代表模式的自治空间,基于委托关系完善法定代表人退出机制,通过登记公示技术使公司对代表权的限制发生对抗效力。  相似文献   
299.
300.
平台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愈加凸显,其基于技术优势和法律赋权形成的网络信息内容规制私权力,行使了原本由国家行使的权力。本文着眼于网络平台信息内容治理实践,探讨国家公权力与平台私权力、平台私权力与用户权利之间的关系,试图厘清平台信息内容规制的权责边界,寻求网络私人规制与公共治理中的权利保障与治理效率之间的平衡。提出为了实现网络良法善治,应当清晰界定平台的信息内容管理义务,防止平台履行义务中的任意加码或减量,限制平台私权力任性;实现平台内容审核处理的透明、可责和正当程序,规范平台的信息内容处置行为,推进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中国特色网络治理模式下的“个人-平台-政府”三元规制结构的均衡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