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5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教学设计研究的历史上,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被视为两大主要取向.前者蕴涵着一种"确定性"的思想,后者凸现出一种"不确定性"的思想,二者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虽然相互对立,却都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本真状态,"确定性"的寻求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本论文在分别剖析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指出教学设计取向的发展必然实现目标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必然走向一种新的"确定性".同时,揭示教学设计"确定性"的寻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目的性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2.
作为展现旅游景点风貌的一个媒介,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来看,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也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涉外导游词的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导游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把“目的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翻译在目标语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三个方面出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3.
黄碧云 《现代语文》2008,(10):76-77
每次课前先由一位或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再由台下学生作简要点评,教师小结,整个过程都由教师引导,历时五分钟左右,这就是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巧妙而有效地利用这五分钟,可以为学生开辟一个独特的活动舞台,让学生轮流扮演主角,通过创设某种假设的情境,给他们提供开口说话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开启新的课程学习。要开展好课前五分钟活动,必须重点突出“四性”:目的性、趣味性、指导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84.
<老子>通过对"音"和"声"的区别运用,得出"大音希声"的音乐观,认为"大音"是"道"的声音,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意蕴,不仅成为后世文人的典范,而且在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高三同学面临着升学压力,有不少同学在学习时处于一种机械、盲目的练题之中,无意中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习效率低下,以致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手和动力.因此.同学们应该进行错题整理,使学习变得有序、有目的性.  相似文献   
87.
国际上对学前期创造性的研究起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文章从创造性的目的性、创造性个性特征和创造产品三方面来考察学前儿童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8.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片面,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泛滥的现象,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花架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89.
“新三要素”给我们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中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应用数学这门基础工具学科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自身得以提高和完善?本文就此从目的性教学(素质方面的培养)、启发性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情趣性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三个方面阐述其在构建学生“智能结构”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90.
化学例题设计原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例题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不但要达到知识的巩固 ,能力的提高 ,而且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素质和科学精神 ,使学生在例题教学中实现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养成。现就例题设计的原则作一粗浅的探讨。一、目的性原则选择例题必须依据“大纲”精神 ,紧扣教材内容 ,带着一定的训练目的 ,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去选择设计 ,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 ,选用例题的目的是为了加深知识的理解 ,启迪思维 ,增强能力 ,不能离开或超越课本内容去选择偏题、难题、怪题。例 1 利用图 1所示装置收集以下 8种气体 (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