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19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663篇
教育   95179篇
科学研究   12273篇
各国文化   702篇
体育   4639篇
综合类   4276篇
文化理论   1640篇
信息传播   29305篇
  2024年   384篇
  2023年   1296篇
  2022年   822篇
  2021年   1418篇
  2020年   1534篇
  2019年   1461篇
  2018年   848篇
  2017年   1462篇
  2016年   2051篇
  2015年   3962篇
  2014年   10651篇
  2013年   8944篇
  2012年   11424篇
  2011年   12524篇
  2010年   10891篇
  2009年   10935篇
  2008年   14194篇
  2007年   11822篇
  2006年   9459篇
  2005年   8695篇
  2004年   5433篇
  2003年   4611篇
  2002年   3726篇
  2001年   3102篇
  2000年   2232篇
  1999年   862篇
  1998年   705篇
  1997年   551篇
  1996年   458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本文就是想要从日益丰富和庞大的图书馆理论中,突显出图书馆的真正价值。这个真正价值,就是去为最普遍的民众社会服务,成为我们社会进步中一种最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探讨了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鸡蛋》中“异化”的主题。并通过分析“父亲”的个性发展和鸡蛋的象征意义,探寻使“父亲”异化和安德森戏剧性弃商从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3.
按廖卫民在<论突发事件上的舆论动员>中的解释,"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舆论动员是指为了实现迅速解决危机的目标,通过舆论传播的方式,影响、调动、组织大众及其他社会资源参与行动的过程".①  相似文献   
134.
135.
“打”字经历了从古到今的长久发展,其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打”字词义的古今对比中总结它的继承与变异,进而从社会因素和语言自身这两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36.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进人社会前十多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那么学习有什么可谈的?实际上,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存在着“人人可以为之,人人却未必擅为之”的现象。同样人校学习,同样的导师,效果却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因对学习的内涵领悟不一样,导致个人对学习的投人不一样,对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及内容的选择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7.
张瑛 《青海教育》2008,(12):58-59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生存方式和思考方式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同复杂的社会一样,互联网上也并非净土一片,它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强烈的冲击。因此,如何绕开网络陷阱,扬其利,防其患,培养青少年健康用网的心理,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8.
我国新闻传媒体制从管理到监管的实现障碍及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急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期间,我国新闻传媒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在全国各个领域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实中如何平衡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取舍,亦即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中怎样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监管的核心就在于规范、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似乎与新闻传媒变革的方向不谋而合。于是,监管一词渐渐成为当前新闻传媒管理机构使用极为频繁的热门语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9.
刘英 《成长》2007,(2):1-1
你是不是像我一样,走过一段之后,习惯回头看看,在心里暗暗总结?又或许,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足够概括路过的那些人和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0.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