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7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正>职校办学质量低,关键是师资水平低,个人看法是除了教师本人的水平外,还与分配制度不合理、考核制度不认真执行和教学实训设备的缺乏有关。解决措施有:一、将职业经历或者学习背景作为师资选择标准。陶行知的做法值得提倡,他认为选择职教师资时,如果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学术三者都具备最好,若不能求全的话,以实践经历优先。而我们现在的职教师资以教  相似文献   
62.
63.
浅议高职院校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文章简要分析了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65.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调整恢复、规范初建、改革探索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且具有四个主题特征,即科研考核标准走向分类多元,考核方式日趋完善,考核程序趋于规范合理,考核结果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变迁是兼具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范式特征的混合模式,由政治、经济与文化所带来的国家治理方式转型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等外部因素形塑了如上制度变迁.本研究通过对制度变迁带来的绩效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变迁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传统的工作模式被更新;提升了学术生产力,传统单位制被倒逼松动;推动了高校人事管理现代化改革,混合式绩效文化被形塑.  相似文献   
66.
为加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研究生培养实践,归纳总结影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三个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培养环境、理念认识以及研究生个体创新素质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培养环境主要包括设施资源相对匮乏、导师与研究生角色定位不明以及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个方面;理念认识主要包括就业理念、学习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知识重要性三个方面的认识偏差;研究生个体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以及创新人格特征五个方面的不足.文章最后从研究生个体、教育部门、导师以及群体环境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改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可为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弹性学习制度是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旨在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高度灵活自主的新型学习方式。其核心和本质是选课制,并以学分制为基础。科学、规范的考试、考核制度的建立,是构建弹性学习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发网络课程对学分制推行,实施弹性学习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几个方面保障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有效改进,弹性学习制度在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中就可以施行了。  相似文献   
68.
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作为岗位职务的校长职业即职务校长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职业化校长应运而生。实现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的转换,实际上就是实现由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换,这是建立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客观要求,必将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9.
谢燕 《中国培训》2001,(2):41-42
当前 ,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加快 ,但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 ,如不尽快衔接 ,就会干扰甚至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从微观来看 ,任何教改个案的得失成败 ,最具权威的区分标准 ,应该是受教育者的素质、能力、个性是否得到提高和发展 ,但这是一些无直接衡量的软指标 ,因此 ,往往只能借助考核的评价、反馈功能来加以甄别。如果考核评价机制的本身不够科学与合理 ,反而会对改革产生误导。要使素质教育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就必须对与其相悖的考核观念、制度乃至考核内容、方式展开全方位的改革 ,也就是说 ,要不拘一格考人才。一、考核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0.
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它是公务员录用、晋升、工资福利、奖惩等的基础和依据,同时又可为人事决策的科学化和改进人事制度提供指导。客观公正的考核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保证廉洁。但我们发现,目前公务员考核中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探讨如何改进考核制、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这对进—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