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35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5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最初两年时间里,蔡元培对于大学的体认,重在实际行动而非文字建构.他一上任就表示要把北大建成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这也得到了北大师生的认可与支持.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出有关改良图书馆、组织进德会等报道,向各方传达出了北大正在发生的转变.蔡元培对北大校风与学风的重塑,使得北大由官僚养成所逐渐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初步完成了朝向现代意义的大学的转变,也为迎接此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52.
美育研究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研究的发展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美学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08年底,可以说是继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第一代美育研究者的积极探索之后的又一研究高潮。在这30年里,美育基本理论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美育  相似文献   
53.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以往学者将蔡元培的美育单纯视为道德养成的手段,忽略了美育的独立价值。在蔡元培看来,美育是通过欣赏美而获得性情陶冶,养成高尚道德,增加生活情趣,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美具有普遍性,所以能够打破人我之成见;美具有超脱性,所以可以消除利害关系。美育因此具有了独立的价值,其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养成高尚道德、提起创造精神和移风易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4.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0):F0002-F0002,I0001,I0002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前身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学,创办于1924年,首任校长蔡元培,董事长李石曾。1930年更名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育德中学,1952年9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相似文献   
55.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但他更见长的是在发现任用人才上,还有就是对北大的全面的改革。在他任职北大期间,广聘天下各方面贤才,真正是做到了不拘一格。他聘请了以西学见长的胡适,以中学见长但思想保守顽固的辫子教授辜鸿铭。  相似文献   
56.
旧时代的中国女子接受教育相当不易,男女地位更是不平等。蔡元培积极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女子接受教育,且主张男女同校。从蔡元培的言论以及实践来讨论其对于男女同校的观点,可以得知,蔡元培1901年便有“初、二两级”男女学生可以同校,再到1912年在教育法令中提出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到中学阶段的孔德学校里实现男女同校,最后到五四运动后的1920年北京大学开放女禁,实现了大学男女同校。蔡元培不仅是在言论上发表男女同校的观点,且积极的实践,他走在推动中国男女同校的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57.
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史上 ,蔡元培的名字是响亮的 ,他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他的女权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 ,从社会地位、婚姻家庭、社会习俗、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并认为其女权思想受维新派影响最大并在其出国留学前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58.
59.
蔡元培的继续教育思想魏炜蔡元培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时指出:“继续教育好象一所房屋,内分教室、寝室等,有各别的用处;学校教育则象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故继续教育所注重的,是专门的技能或智识,有时研究到极精...  相似文献   
60.
张士伟 《文教资料》2009,(33):125-126
北京中法大学在1921年建校时采用了法国的大学区制.再加上学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促使北京中法大学发展壮大起来。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的试验成功鼓舞了蔡元培,从1927年6月开始.南京国民政府由蔡元培主持实施全国范围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对中国教育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