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7 毫秒
271.
论文从小说中显现出来的创世神话的基本特征,即“度的破坏”和“秩序的重整”,提出了作品的第一重文化原型:从混沌到秩序;并围绕着眉间尺的死而复生和黑色人对其施行的成年礼,提出了作品的第二重文化原型:再生。在此基础上,将两个基本文化原型通过小说的重要意象和叙事结构统一起来,从而建立了小说最根本的原型模式。  相似文献   
272.
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从问世起,就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意义上被解读着,它所由诞生之地的日本的文化背景却一直被忽略了.然而,<女神>的文本,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个再创世神话的叙述框架内."女神"与"太阳"的意象,有力地表达了<女神>毁坏与创造的基本主题.这样的叙事方式和这两组意象的获得,更多的是诗人从日本传统文化中存留的创世神话系统及其传统文化语境中感悟到的.郭沫若<女神>时期的创作与日本文化有着诸多联系.  相似文献   
273.
王国维认为诗词的本质是境界,而境界的创造首先要创作主体能观物、观我,对物、我两个审美静观的对象做到洞然于心。创作主体在静观之时要善入善出,入则体物体情能真而切,出则能写之。这是境界创造的酝酿阶段。境界的创作王国维特别强调“真”,一是所写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二是要忠实自然的表达;这要求创作主体要做“赤子”。在具体创作时,王国维提出“不隔”的标准,以之衡量语言、用典、借用境界等问题,反时不真切的借用语言典故和境界。王国维的境界创造论是中西文艺理论结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274.
渴望创造的主体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再复是新时期坛上一位渴望创造的主体论,其长短优劣皆备于此,其努力的行迹和理论建树既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自己的特色,但也有不可忽视的诸多局限及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75.
跨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日显重要。在外语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跨化交际能力和交际化素养。  相似文献   
27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并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标志了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位正式确立。本文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发展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创造发展文化产业的氛围及主攻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发展文化产业这一论题,以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277.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能力,它是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发现新知识,独立解决自己未曾解决过的问题或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所趋。  相似文献   
278.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感性认识的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文章着重在此加以探讨,从而能对现有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79.
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另一个重要社团创造社今年诞生已80周年,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纪念它们对新文学作出的以下贡献:一、巩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二、建立了创作理论,三、译介了外国文学,四、创作了大量作品,五、造就了一批作家,六、开创了文学流派。中国历史上文学社团为数不少,但象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样在如此多的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社团至今没有。其伟大贡献表明:它们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80.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心是人的现代化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应该协调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提高社会主义新人素质 ,核心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