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70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本从创新思维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分析了影响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主客观因素,并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人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陈念平 《资源科学》1996,18(6):24-31
本文根据郁金香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国河北滦平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自1991年起,中国科学院滦平试验站从国内引种50多个郁金香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驯化试验,发现郁金香在当地的生长发育状况表现出:生根时间短、球根后期生长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试验研究*郁金香、引种、驯化、栽培试验、河北省滦  相似文献   
33.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面临的问题,并从优化课程设置和创新实践体系两个方面着重对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理工科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奕曦  黄婷婷 《科教文汇》2011,(4):86-86,90
"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笔者对五所理工科院校进行了"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的随机抽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35.
文军 《科教文汇》2011,(28):24-25
随着课程考试改革的深入,加强试题库建设已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建设的过程出发,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建设的意义、建设模式及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应用性.所谓应用性人才,就是要求培养品质高尚、举止得体、技能掌握卓越超群、文学底蕴深厚的社会工作者和祖国建设者.为此,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写作功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主渠道,在其教材编著的逻辑主线、教学内容的系统安排、教学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等方面都与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有着相互契合的价值追求。在教学中凸显和熔铸中国梦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价值旨归。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理念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多方面多层次立体地熔铸当代大学生鲜明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8.
学科专业是高校基本元素,体现和决定院校办学水平。地方煤炭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既是办学重要内容也关乎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的清晰轨迹。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地方煤炭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39.
基于"3+1"人才培养目标和"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评等改革措施。该课程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同类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地方性大学,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大众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多样性。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形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单一精英价值取向的核心因素。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及应用性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